多杰尖參沒想到,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落,竟成為游客紛至沓來的“打卡地”。而在游客馬成福眼中,松巴村的峽谷、黃河、村莊、古樹,皆是美景。“沒想到黃河邊有這么美的地方,簡直像一幅油畫。” 這是6月4日拍攝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趙玉和 攝 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城出發,沿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峽谷中穿行約40分鐘,便到達黃河岸邊的“桃花源”——松巴村。這里平均海拔2100米,依山傍水,一座座古樸的院落錯落有致,參天大樹隨處可見,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松巴村是一個藏族村落,對外也被稱為松巴藏寨。全村共有108戶338人,以種植冬小麥為主。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使村落較好地保留著原始風貌。 這是6月4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拍攝的黃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趙玉和 攝 貴德縣文體旅游廣電局辦公室主任陜旭東介紹,近年來,原本封閉落后的松巴村利用獨有的鄉村旅游資源,通過發展家庭游、觀光游、民俗風情游等,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57歲的多杰尖參是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村民,和村里許多村民一樣,常年在外務工。近年來,松巴村開始大力發展旅游業,多杰尖參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回村辦農家樂。 6月4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游客在農家樂內等待用餐。新華社 央秀達珍 攝 置辦家具、購買被褥、聘請廚師……他還從縣城買來綠植和小紅燈籠認真裝扮小院,備好音響設備讓游客體驗跳鍋莊的樂趣,精心設計食譜讓游客吃上正宗農家飯。“奶茶、手抓羊肉、藏式饃饃都很受歡迎。”多杰尖參說。 走進多杰尖參家中,院內外各種花爭相斗艷,花香撲面而來,一間間傳統藏式木屋,沒有華麗的色彩,卻古樸、厚重。多杰尖參告訴記者,目前農家樂可接待近百名游客就餐,5間住房可為20人提供住宿。 隨著松巴村的知名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游客來到這里體驗當地風土人情。“5月以來,農家院盈利超過2萬元,真是沒想到。”他高興地說。 6月4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村民在整理農家樂床鋪。新華社 央秀達珍 攝 截至目前,松巴村已發展30余家農家樂、民宿,60%的村民參與到全村的旅游發展中。2020年“五一”期間,全村共接待游客累計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00余萬元。 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切江尖措表示,2015年至今,政府累計向松巴村投資1.2億元。2019年,松巴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0600元,而2014年人均年收入僅有4000元。 “以前總想出遠門掙錢,現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游飯’。”多杰尖參說,農家樂不僅讓自己鼓了腰包,還解決了村里4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今年,他計劃利用網絡做好宣傳,吸引更多游客來家鄉體驗鄉村旅游的魅力。(來源:中國西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