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坪縣:讓傳統文化“活”起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8-13 10:37:23

原標題:讓傳統文化“ 活 ”起


各民族同心跟黨走。曾華松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是“三江并流”地區多元民族文化的沉積地,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多年來,蘭坪縣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與傳承,大力實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全縣呈現出民族文化春色滿園的喜人局面。

非遺文化 薪火相傳

在蘭坪縣城北區,有一所遠近聞名的普米族文化傳承展示館,和九貴、李海術等普米族青年男女是這里舞臺的主人。在這里,他們展示、表演、傳承普米族古老習俗和傳統歌舞,讓民族文化薪火相傳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

和九貴從6歲起就跟父輩學習普米族舞蹈、古歌和民俗。

1993年,和九貴被認定為縣級非遺傳承人后,全身心投入到普米族禮儀民俗及四弦琴、口弦琴和歌舞的學習。多年來,和九貴走遍了蘭坪縣每一個普米族村寨,記錄和整理普米族祭祀、古歌和民歌,錄制音頻5000余條,拍攝視頻千余段,保存圖片 2 萬余張。2010年,和九貴加入到蘭坪縣普米族傳統文化傳習小組后開始培訓學員,先后培訓了 300 余名學員,培養了5位非遺傳承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和九貴總是頭戴插著野雞翎的普米族氈帽,黝黑的臉龐透出彪悍和陽剛之氣,眼神中充滿樂觀和自信。

為了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和九貴在蘭坪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創建了這所展示館。通過長期堅守,傳習小組隊伍不斷擴大,影響力日益提升。

作為普米族四弦樂舞省級非遺傳承人的李海術,從小就和父親學習彈奏四弦琴,精通普米族、白族歌舞樂。近年來,她在國內廣泛傳播蘭坪民族歌舞的同時,還和同伴一起到歐洲斯洛伐克、捷克等地參加藝術節,為當地民眾表演普米族歌舞,把優秀民族文化帶到了國外。

蘭坪縣普米族傳統文化傳習小組成立于2002年。2004年,該小組獲準列入文化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成為國家文化保護工程第一個特批的民間申報試點。10余年來,該小組成員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使普米族紡織工藝、四弦舞樂、口弦譜系等普米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挖掘與傳承。傳習小組出版了《普米歌聲悠揚》專輯,參加了電影《歸途》和《普米族傳統婚俗》的拍攝,并受邀出國開展民族文化交流,把普米族傳統歌舞帶到世界舞臺。

白族支系拉瑪人主要居住在蘭坪縣境內的瀾滄江兩岸和通甸鎮河谷區,共有 7 萬多人,具有獨特的民族歌舞和傳統習俗。2009年8月,白族支系拉瑪人民歌“開益”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白族支系拉瑪人聚居的營盤、石登、啦井等鄉(鎮),充分發揮傳習點和傳承人的作用,使拉瑪文化得到很好的保護傳承。營盤鎮退休教師和華元成立了“拉瑪人民間文藝協會”,組建了一支拉瑪文藝隊,致力于拉瑪文化的搜集、整理和傳承,讓拉瑪人瀕臨失傳的“臘八祭天牛節”等民間藝術重現光彩。10 余年來,拉瑪文藝隊先后在縣內外演出206場,把蘭坪拉瑪文化的影響傳播到廣州、深圳、珠海、澳門、香港和北京等地。在2019年云南非遺全國巡演活動“北京站”,拉瑪文藝隊演出的《拉瑪敬酒歌》榮獲一等獎。

蘭坪縣先后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1項,省級3項,州級20項。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70 名,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點 3 個,非遺傳習所 8 個。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普米族“搓蹉”等一大批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發揮了民族文化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 蓬勃發展

蘭坪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民族文化創作,著力實施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2004年2月,蘭坪縣精心打造的第一部普米族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母親河》榮獲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銀獎,震動了中國舞蹈界。

2018年11月,歷經多年策劃和創作的白族支系拉瑪人音樂舞蹈詩《滄江古韻》與觀眾見面。

蘭坪縣充分利用白族“二月會”、普米族“吾昔”節、傈僳族“闊時”節、彝族“火把”節、普米族“情人”節、怒族“悄間”節等民族節日開展各民族文化展示和交流,通過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和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個一”文化主題活動,使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日益提升。

蘭坪縣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先后出版發行了《蘭坪歌謠集成》《蘭坪民間舞蹈集成》等民族文化著作,采取有效措施使白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的口傳文化、音樂舞蹈、體育、技藝、建筑、服飾制作等得到了有效的傳承保護。普米族四弦樂舞、白族支系拉瑪人民歌“開益”,傈僳族“擺時” “木刮”和怒族“阿樓西杯”等歌舞深受各族群眾喜愛。

蘭坪縣加強和改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民族文化廣場、健康公園和全國第一個普米族博物館,積極推動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等的融合發展。

這些舉措豐富了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使民族文化融入到了各民族群眾的日常生活里。

蘭坪縣充分利用多民族文化的優勢,大力保護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讓民族傳統文化“活”起來,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讓少數民族文化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這不僅是民族文化的春天,也是民族文化收獲經濟效益的初春。


責任編輯:卓瑪拉初
国产精品1区2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4|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