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領域違法行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組織環境權益。近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云南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征求意見稿)》,10月30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有獎舉報的生態環境違法線索應符合下列條件 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屬實,舉報人應提供明確的被舉報對象名稱、準確的違法行為發生地地址、基本違法事實及違法行為的照片、視頻等相關證據; 舉報人提供的線索屬首次舉報,并事先未被生態環境部門掌握或查處; 新聞媒體未曝光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新聞媒體首次曝光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屬于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職責,不在本辦法獎勵范圍; 舉報事項經查證屬實; 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獎勵情形。 生態環境部門根據下列情形確定對舉報人的獎金數額 舉報線索經生態環境部門調查屬實,并對違法行為依法作出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給予舉報人獎勵1000元: 1.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 2.違反“三同時”制度的; 3.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 4.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 5.未按照規定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或危險廢物的; 6.在地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堆放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棄物的; 7.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的; 8.在自然保護地內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 9.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未落實或者落實不到位的; 10.舉報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使被舉報對象受到行政處罰10萬元(含)以下的。 舉報線索經生態環境部門調查屬實,并對違法行為依法作出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給予舉報人獎勵3000元: 1.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2.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設備、場所的; 3.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在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在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的; 4.未完成整治任務擅自恢復生產的; 5.舉報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使被舉報對象被公安機關實施行政拘留的; 6.舉報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使被舉報對象受到行政處罰10萬元(不含)以上100萬元(含)以下的。 舉報線索經生態環境部門調查屬實,并對違法行為依法作出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給予舉報人獎勵1萬元: 1.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一、二級保護區、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內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廢物的; 2.建設國家和省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項目的; 3.嚴重污染環境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舉報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使被舉報對象受到罰款處罰100萬元(不含)以上的。 對環境違法行為構成環境犯罪,經司法機關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或者“后果特別嚴重”,判決生效的,給予舉報人獎勵3萬元;能夠帶領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前往現場調查并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地和有關人員、場地、設備等進行指證的,額外給予舉報人獎勵2萬元。 對造成重大或特別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或涉及環境污染犯罪的案件,辦案機關難以取得有效破案線索的,可以向社會發布懸賞公告,征集案件線索,所征集線索對查清案件主要事實起關鍵性作用的,可給予重點獎勵10萬元。 這樣舉報 電話舉報 各級12345、12369電話熱線; 新媒體舉報 國家“12369網絡舉報平臺”、“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和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確定并公布的微信舉報、微博舉報賬號; 來信來訪舉報 各級人民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的信訪接待部門。 領取獎勵 30日內憑身份證領取 生態環境部門采取電話、郵箱、信函等方式通知舉報人領取舉報獎勵;舉報人應當在被告知獎勵決定之日起30日內,由本人憑有效身份證明到生態環境部門領取。委托他人代領的,受托人需同時持有舉報人授權委托書、舉報人和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舉報人無法現場領取且無委托人的,應及時說明情況并提供銀行賬號,由舉報獎勵部門將獎金匯至指定賬戶。 舉報人無正當理由逾期未領取獎金的,視為放棄獎勵。 (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