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白朗縣官方9日介紹,近3年來,白朗縣共實施蔬菜產業扶貧項目7個,完成投資6.2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楚河生態農業長廊沿線26個蔬菜生產基地實現穩定量產,4400余名貧困民眾從中受益。 白朗縣農牧民打理大棚西瓜。(資料圖) 江飛波 攝 白朗縣位于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畔,青稞種植面積廣,是西藏傳統農牧業大縣。此前,白朗縣農牧民收入主要依靠傳統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上世紀90年代,在山東省濟南市的援助下,當地開始進行大棚種植,并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 白朗縣大棚內的人參果。(資料圖) 江飛波 攝 2016年9月,白朗縣成立扶貧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要將“后藏糧倉”打造成高原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的目標。 白朗縣介紹,2016年,白朗縣開始引進多家知名農業企業進行產業化發展。并開始實施“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帶動當地貧困農牧民共同發展。培育了一批蔬菜種植、銷售等新型經營主體。目前,白朗縣3000多戶農牧民參與蔬菜產業,戶均每年增收3萬元以上。 西藏白朗縣,年楚河畔的果蔬大棚。(資料圖) 江飛波 攝 據悉,目前白朗縣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區1個,20010畝蔬菜種植區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32個果蔬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來源:中國西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