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思念 剛聽到汪建明去世的消息,很多認識他的人都怔住了:“別開玩笑,這不可能。”消息得到確認后,不少人眼里涌出了痛惜的淚水:“太可惜了……。” “汪副是一個工作狂,他干起工作來簡直就是拼命三郎!”“這幾年建明同志太累了,承擔的工作任務太重,壓力太大,也累壞了身體”。大家這樣感嘆著,無論是迪慶州政府的分管領導、州交通局的干部職工,還是汪建明的家屬、工地上的施工技術人員,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的確,為了迪慶的交通事業,為了迪慶的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年汪建明的確太累了。 州交通局職工楊洪生告訴記者,去年借出差的機會,汪建明曾經到昆明做過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發現他頭部供血不足,需要住院治療。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汪建明很快把檢查結果扔在了腦后,直到去世,單位和家人都不知道。 施冬梅不知有多少個深夜睡在床上一次又一次地看表,一次又一次地把眼淚灑在枕頭上,盼望著未歸的汪建明。結婚16年了,家,對于汪建明來說只如旅館、飯店。家里2003年蓋新房,都是父親和妹夫去張羅的。有時難得回家,沒說上幾句話,他又到書房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第二天又風急火燎地走了。 電話成了夫妻倆最常用的聯系方式,可對于施冬梅來說,與丈夫通電話卻常常是酸楚的記憶,特別是汪建明擔任幾條公路的指揮長后,他們通話的時間越來越短,好多次打電話過去商量家事,還沒開口,只聽見對方說:“在開會,正忙。”就匆匆掛斷了。 “我們夫妻其實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他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施冬梅滿懷遺憾。 汪建明14歲的大女兒白瑪初姆已經在上初三了,小兒子江初農布也有八歲了,平日里對孩子的照料,全部落在了父親旺堆、母親達瓦卓瑪的頭上。長期在外,汪建明對孩子不打不罵,對孩子的要求也有求必應。“他從來沒好好管過孩子,對他們十分溺愛,孩子也和他親近,而我經常要教育孩子,成了兩個孩子心目中的惡人。”施冬梅淚流滿面:“原來他還告訴我,工程完工后他就馬上去做痔瘡手術……” 71歲的旺堆老淚縱橫:“他還這么年輕,我們一直認為他沒有什么大的病痛,沒想到就這么走了,讓我這個白發人送黑發人……” “建明沒走,到現在我還認為他還在工地上,他還要修更多的路,架更多的橋……”60歲的達瓦卓瑪泣不成聲。(記者 普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