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當空,我不禁有雅興欣賞起夜幕中故鄉的明月來。如果夜幕中只有孤零零的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于是多情的中國古代文人總把月亮當作什么東西來陪襯,山水總和月相伴,“山高月小”、“二潭映月”等等,不可勝數。 故鄉多山,景象很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至于水,故鄉處于“三江并流”腹地,不說大江之水向東而去,還有納赤河、奶子河、龍潭河流淌在香格里拉壩子上。在我的眼里,雖不說這三條河有如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的氣勢,但顯得婀娜多韻。記得小的時候,夏季里總喜歡到龍潭河里游泳、捉魚。 我們常常躺在河岸,看故鄉藍天下的白云。有時候拿著尼龍網兜在河水里捉魚,有時竟至于玩過頭,就只有頭頂上的明月無聲地陪護著我們。天晚了,我們索性就在明月下游泳捉魚。我們躺在河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不懂什么叫詩興,但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心中油然萌動。 有時候在河邊玩很久,興趣再起又下河游一通,把滿河的圓月攪成一片片粼粼躍動的銀光。小時候不懂事,總愛用童年的歡樂打破月的寂靜。雅情所至,現在我不會輕易打破水中的那個月亮的。 童年時,玩得盡興后才回家睡覺。在夢中夢見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依舊到龍潭河里游泳、捉魚。整個夏季就在龍潭河里度過。 2007年到北京旅游了一回。坐在旅游大巴里,我的眼總在北京的天空里搜尋。小時候我沒見過平原,總想著平原應該就像月餅那樣圓,自然平原的月亮也和故鄉的月亮不一樣。女導游看見我“不尋常”的動作,很奇怪,便問我在看什么!我于是開玩笑,對她說我在看北京的太陽。導游很奇怪地問我:北京的太陽怎么了?我笑笑,說北京的太陽就像香格里拉的月亮。 在夜幕中看到北京朦朧的月亮,一路而來,我總覺得這異地的明月總蒙著一層霧靄,沒有我故鄉的明月晶瑩澄澈,于是我心里愈發喜愛故鄉的明月。 在我心里,這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故鄉的明月。每逢晴夜,一輪明月當空,月光閃耀于天幕之下,上下空靈,一碧數頃,盡管沒有荷香遠溢,宿鳥幽鳴,但月色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誰來到這里,能不顧而樂之嗎? 故鄉的明月清清朗朗地懸掛在天幕。它的晶瑩透徹總讓人想起嫦娥奔月的傳說應該就是發生在香格里拉而不是神話傳說。極目遠眺,仿佛總能看見那玉兔在舂藥。 故鄉人對故鄉的明月總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們不僅愛著跟月亮有關的傳說,更將明月的含義賦予在自己一生的名字里。諸如月亮姑娘、月亮女神之類,多情且顯得富有詩意! 晴朗的夜空,故鄉的明月再次懸掛于天幕。真想掬一捧故鄉的明月,將它一輩子懷揣于胸膛,因為故鄉的明月會陪伴我們一生。(葉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