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塞爾多夫德魯巴2012國際印刷及紙業展覽會會場。 5月3日 星期四 陰 今天是全球印刷業界的盛會。當天,位于萊茵河畔,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首府杜塞爾多夫迎來了世界各地的賓朋。早上10點,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有限公司展覽中心人群熙攘,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們按秩序進入大門,參加4年一屆的德魯巴(Drupa)印刷及紙業博覽會。沒有儀式、沒有剪彩、沒有繽紛花炮、更沒有眾多要員齊聚展會場館外的喧囂,被稱為“印刷界奧林匹克”的德魯巴2012印刷及紙業博覽會就這樣平靜地開幕了。 進入展館,北京方正公司人員把我們一行帶到5號館25號展位。這里是方正公司的主展區,據介紹,作為中國唯一一家自主研發、生產高端數字噴墨印刷機的廠商,方正此次攜自主研發的方正桀鷹P5200、L1400兩款數字噴墨印刷機,暢流、超線、銳利、銳圖等眾多自主軟件,及方正字庫、科技輸入法、防復印、數字水印技術等參展。方正展廳以“方正橙”和白為主色調,工作人員說,這種設計主要是在簡潔、靈動中體現科技感和國際化,同時,細節處更加注重參觀者的互動體驗。 今年方正的參展主題是“Imaging the Future”,意在凸顯對數字印刷技術未來發展的展望和期待。工作人員介紹說,從古代的雕版印刷開始,到目前業內主流應用的膠印及數字印刷,技術進步主要圍繞“如何成像”在進行,實現數字印刷是今后印刷行業的主流。 參觀完方正展館后,我們按照需要自行到各個展館參觀。在展廳上,并非滿眼都是中國人,同行人說,如果不會外語,中國人也會感到有交流障礙。但今年的德魯巴就不一樣了,但凡品牌公司都設有中國接待處,而中國展位也有老外雇員。有人評價,中國的確成為了今年德魯巴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一支生力軍。展會的熱點集中在數字印刷和噴墨印刷。據介紹,數碼打印廠商傾巢出動,惠普、柯美、富士施樂、佳能、京瓷、柯達、理光、甚至OKI這樣的小機器都悉數登場。 從1號館到17號館,我和幾位同行沒能全部轉完,但最起碼轉了一半展館,30多個展位。總的感覺是,有的展位如不知名的機器廠家參觀的人不多,某些館甚至可以用冷清來形容,但與數碼印刷相關的廠商展位,卻人頭攢動。同行人感嘆到:“當今,噴墨技術令數碼印刷工業化不但成為可能,而且這個變化已經實質性地啟動并開始擴散。這說明,數字印刷是今后印刷業的發展方向。”的確,印刷如同電子行業,更新換代快。20年前,我剛進入迪慶日報,州里決定,把迪慶印刷廠劃歸報社,那時,都是鉛字排版。1992年,在技改支持下,實現了光與電的印刷,步入膠印時代,用的印刷機是北人的單色01機,那時的流程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到2006年,迪慶日報在州委、州政府的關心支持和上海對口幫扶下,有了較先進的印前設備(包括軟件),再經過云南日報和曲靖日報的扶持,有了北人08彩印機和上海高斯雙色輪轉機。2011年,在中央、省和州的關心支持下,迪慶日報換上了新的印刷設備,擁有了北人塔式四色彩印機,報紙實現了彩色印刷。而印前設備,我們仍然用著上海幫扶的那套設備。我和這次考察的同行交流,內地報社的印前設備,基本不用膠片機和曬版機,而是用一次性出PS版的CTP機,精確,分色又準,報紙質量大為提升。從這次參加德魯巴2012印刷及紙業博覽會來看,今后的趨向是: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實現噴墨印刷。像海德堡這樣的印刷機制造巨頭,在此次展覽會中,已經展出實物機器。 這幾年,中國的印刷及相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值得欣慰的是,中國印刷人正在奮勇直追。據有關媒體報道,上海電氣、北大方正、遼寧大族冠華、成都新圖、天津長榮、上海華光、上海紫光、長春印機、深圳精密達等近300家中國印刷企業,在德魯巴2012印刷及紙業博覽會上展示了新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