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馳祥云去,羊帶瑞氣來。農歷羊年將至,我似乎聽到了羊的咩咩叫和踏蹄聲,正由遠漸近。 羊在我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八,向來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言:“羊,祥也。”漢字中的“美”字,即由“羊”和“大”兩字組合而成,大羊就是美。古語有“三羊開泰”之說。考“三羊開泰”本應作“三陽開泰”,《周易》中說正月為泰卦,三陽生在下,三陰生在上,有陰消陽生、冬去春來、萬象更新的含義,泰是吉亨之象,所以用三陽開泰來稱頌歲首,寓意吉祥、平安。而羊、陽同音,羊、祥互用,久之便演變成三羊開泰。農諺有“羊馬年,好種田”。這都充分說明羊被視為美好精神的化身,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羊是一種哺乳動物,嫻靜優雅,溫順和善,是最早被人類馴服飼養的家畜。原始社會中,人類從漁獵生產方式向畜牧生產方式的轉變就是從養羊開始的。古人以“馬牛羊雞犬豕”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說文》:“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羌人以羊為始祖。以羊為來祭神祈求好運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宗教儀式。古代器物常有羊的造型出現,比如商朝的四羊方尊,西漢的羊型銅燈,清朝的三羊碗,無不體現羊文化的歷史悠久。 長期以來,與羊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實在是不勝枚舉,著名的有“亡羊補牢”、“順手牽羊”、“羊入虎口”、“羊腸小道”、“歧路亡羊”、“掛羊頭買狗肉”,等等。“亡羊補牢”原意是指因為羊圈的破損,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順手牽羊是指乘機拿走別人的東西。“羊入虎口”,落在虎口里,比喻弱者陷入險惡的境地,面臨被殘害的處境。“羊腸小道”,曲折而極窄的山路,后來一般是指人心胸狹窄。“歧路亡羊”出自《列子說符》,告誡我們凡事都不可以慌張,要靜下心來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一無所成。“懸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表里不一。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還可體現一種堅貞、正義。王充《論衡·是應》,唐堯之臣皋陶治獄,輔以獨角之羊。此羊對嫌犯“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極為靈驗。至戰國時,秦楚等國御史、獄吏等執法者皆著帶有獨角神羊圖案之冠服,以示莊嚴神圣。《漢書蘇武傳》里,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19年的牧羊生活,蘇武歷盡艱辛,不辱使命。后蘇武返長安,受封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凜然不屈的崇高氣節,留下千古佳話。 羊吃的是草,全身卻是寶。羊毛可制成毛料、針織品及地毯等粗紡織品,羊絨衫柔軟滑膩而富有彈性,具有極佳的保暖效果,號稱“軟黃金”。羊皮質地緊密柔軟,是制鞋、皮衣的上乘原料﹔羊肉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說:“羊有補虛之功,可以壯陽益腎,補中益氣,豐體澤膚,強身健體。”因而人們在冬季最愛吃羊肉,以保暖御寒,滋補身體。 羊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讓我們喜氣洋洋地走進羊年,奔向國興民富的美好前程。(作者: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