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和成都的兩位美女,去西藏游玩。我們三人開著一輛越野車,出成都,過雅安,經二郎山,途康定,到林芝,去拉薩。 在高原游玩了許多名勝,品嘗了許多美食,印象最深的還是西藏的糌粑。到了西藏才知,糌粑是藏族人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主食。 幾天后,我們三人到了林芝一個風光秀麗的山鄉。在那里美麗的藏族姑娘卓瑪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卓瑪在成都時,和我們同行的小麗曾在一起工作,所以是好朋友。在卓瑪的家里,第一頓飯我們認識了糌粑。 做糌粑,是許多藏族主婦的拿手好戲。二十歲的卓瑪從小就學會做糌粑。在我們客人面前,她當然要露一手。卓瑪穿上一件鮮麗的藏族新衣,洗干凈雙手。只見她把黃澄澄的糌粑面,放入洗得干干凈凈的木碗里,再加進一些粉白色的細碎的奶酪,卓瑪熟練地用雙手拌勻后將糌粑面拔出一個凹處,卓瑪拿過酥油茶倒進凹處,用手輕輕攪拌糌粑和酥油茶,在卓瑪靈巧的手攪拌下,酥油茶很快被糌粑面“吃”干了,卓瑪再添進一點酥油茶,進行攪拌。卓瑪和我們說著話,一邊揉糌粑,一邊轉動木碗,將木碗反復轉動了十多圈,卓瑪手中的木碗里糌粑、酥油茶和奶酪揉得又勻又細,香氣撲鼻。卓瑪請我們吃她親手做的糌粑。 卓瑪讓我們邊吃,邊給我們介紹糌粑的好處。原來,糌粑的營養極其豐富,營養素比其它谷物都高。它不僅是藏族人民的主食,而且還登上了一些高級飯店賓館的宴席,成為中外游客的美食佳肴。卓瑪笑著說,如果到了西藏,不吃糌粑,就像到了北京不吃烤鴨、到了成都不吃麻婆豆腐、到了重慶不吃火鍋一樣令人遺憾。 卓瑪告訴我們,在西藏最有名、最好吃的糌粑,要數拉薩市尼木縣用白青稞做成的糌粑。過去拉薩歷代達官貴人都是吃產自尼木的白青稞做成的糌粑。尼木糌粑不僅色澤鮮亮,還格外細膩,特別香醇,味道比其它地方出產的糌粑好得多。西藏有民諺道:要吃最好的糌粑,請到尼木來;要娶最好的姑娘,請到瓊結來。這說明尼木糌粑是糌粑中的精品。 我們要繼續西行,卓瑪剛好在家沒事,就一起上車做我們的向導。同車的美女小麗問:下一站去那里?我大聲說:去瓊結,看最美的姑娘。(李蘭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