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阿蓉從瑞士旅游歸來,性情竟變得溫婉了,以前的她可是風風火火的女漢子,爆烈如火,走路都是帶飛的。我問她經歷了什么。她道,以前的她活得太累,總想跑到時間的前面,結果把整個人都累傷了,她之所以去瑞士旅游就是想放松身心,讓自己慢下來。她又告訴我,在阿爾卑斯山谷中那風景極美的大路上,有一句勸告游人的標志牌:“慢慢走,欣賞啊。”當她在異國他鄉的美景中看到這句話,竟然止不住抽噎起來,我想與其說這是感動,不如說是感悟。 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游玩烏鎮時看到的一幕:西下的斜陽里,兩位老人在小巷里并排的走著。對岸人家的陽臺伸到了河上,一個老人和一個女孩依欄開心地交談著。那時的我突然心軟了下來,真想一輩子隱居于此,做一個逍遙塵世之外的人。慢節奏的烏鎮,就是我心靈的瓦爾登湖。看身邊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旅人,他們穿梭在這個江南小鎮,心情并不寧靜,似乎總在尋覓著什么,也許如先前的我一樣,我們不屬于烏鎮,因為我們走得太急了。記得三毛說過一句話:“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不同的腳步,源于心的向往和感動,而那戲臺上演繹的另一種生活,也成了點綴這里的經典畫面,時間見證了我們的回憶,記下了這些熟悉的聲音和色彩。 此時,我想到海子的那首詩: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今天的我們再不能擁有曾經的浪漫,詩意的生活距我們很遠。其實這一切全因我們自身太過急躁,在忙碌的塵世間奔波,丟棄了心靈的詩意。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慢慢走,欣賞啊”,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說,人最終都要“去的”,但這“去的”地方,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既然如此,對于我們人生的每一步,都要“慢慢走”,而且還要“慢慢欣賞”。這需要達到一種境界:也就是,你要跳出“原我”,而變成“另一個我”,從而“吾日三省吾身”。 不要讓這個豐富華麗的世界變成了一個無生趣的囚牢,請放慢腳步,讓我們靜靜地去發現它的美吧。(祝寶玉/文 苗青/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