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那排珍珠梅,發現有點特別。停下腳步,湊近了細細看,干枯的枝條上并不像從遠處看到的那樣毫無生機,而是很有規律地生長著一個個小嫩芽。在嚴寒里,它們把自己隱藏得很好,幾乎和灰黑的枝條一樣的顏色,但又有所不同,它們的灰黑里泛著賞心悅目、崢崢向上的青色。 此時的天氣很不好,天色昏暗,陰沉沉、冷兮兮的。然而,因了這不同于往日的發現,心中像好天氣里微風吹拂的湖面,蕩漾著一層層新奇歡喜的漣漪。想象著那賞心悅目的青色在天氣逐漸回暖時,一點點突破狹小的空間,長成一片綠意婆娑,覺得冬天也很有意思,在冷清的灰色調里蘊藏著可愛的生機和強大的生命力。 正如里爾克《冬日》詩句里描述的那樣:“我愛往昔的冬日再不是因為山野活動。天氣有點冷,可那是多么堅強俏麗……冬天,什么色澤都隱藏在內部,大地成了一幅木刻的畫幀。”灰頭土臉的冬天其實只是表象,時時蹦出來的驚喜才是它的性格和氣質。 這排珍珠梅,我每天都會從它們身邊經過兩趟。我太熟悉它們了。熟悉的一切,總是易被忽略。尤其是美好的一面,更容易視而不見。路過珍珠梅的時候正是上下班,各種各樣的車輛,還有腳步匆匆的行人,都在著急趕路。我自己也常常是腳步匆忙,心里一團事,焦躁急迫,根本不會留意身邊的風景。 可是我內心里又那么渴望生活每一天都從從容容、悠閑瀟灑。蔣勛說:“‘悠閑’兩個字在提醒我們,不一定要跑得很遠,可能在你家門口就能有所感受,但重要的是心境上的悠閑。悠閑是先把自己心靈上的急躁感、焦慮感,轉換成比較緩慢的節奏。” 從去年開始吧,我就開始告訴自己,放慢腳步,用心欣賞平日里遇到的風景。以慢來遠離種種焦慮,培養心境上的悠閑。我的生活簡單,每天都是固定的路線,像聽話的學生時代,而這排珍珠梅算得上是我日常生活里一道亮麗的風景了。 古詩言:“年年仍歲歲,故故復新新。”晨晨昏昏,日復一日,年年歲歲,生活似乎永遠是一個樣子。可是,只要稍稍用心體會,就會發現,生活真的很像冬日里的珍珠梅,在干枯的枝條上萌生著一個個倔強的小嫩芽,這正是生活強大的魅力,是平淡歲月的可愛可喜之處。 “在一個美的心靈中,處處為新,亦即故即新。美的創造是沒有重復的,心靈體驗中的世界永遠是新的,就像未名湖的柳,人人眼中之柳,你日日所見之柳,都不是你眼前的柳,只要你以創造的心胸去領略,柳在微風滌蕩中,在淡月清暉中,在夕露朦朧中,在煙雨迷離中,在你的不同因緣際會的心靈中,都會有不同的感覺。真正美的感覺永遠是新穎的。”《中國美學十五講》中這樣詮釋“故故復新新”。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立即就想到了每天相遇的珍珠梅。我欣慰于自己的心靈還沒有完全麻木,還能看到美、欣賞美。 歲歲年年,年年歲歲,歲月的腳步一刻不停歇。愿你擁有美的心靈,熱愛每一個平淡的日子,永葆好奇,擁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