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長期在東莞工作的何雪松回維西縣保和鎮老家辦喜事。何雪松的愛人是湖南人,兩人是在上大學期間相識、相知、相愛的?;槎Y期間,女方的父母以及5位至親千里迢迢趕來維西參加婚禮。女方親友臨離開維西前一天,雙方親友同意何雪松的建議:“組成親友團游逛維西城!” 上午9時,親友團乘車來到森林公園停車坪。下了車,大家沿著徒步道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盡管時序已入秋,但翠綠依然是森林公園最厚重的色彩,天空瓦藍瓦藍的,粉紅的、紫紅的月季花點綴在蒼松翠柏間,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花香。 來森林公園玩耍的人很多,有三五成群散步的,有參加徒步比賽的,有在花前樹下拍照留影的,有拍攝小視頻的,有做健身操的,有打太極拳的,還有隨著“瓦器器”優美的旋律翩翩起舞的…… 親友團抵達山頂,頓感天寬地闊、眼前一亮:松濤聲中,太陽盡情地將暖暖的光輝透過云朵折射出霞光萬道,淡淡的云霧隨著微風翻卷著各種不同的姿態,把萬千氣象留給人間。何雪松放飛無人機,拍攝維西縣城。大家圍在何雪松的身旁欣賞維西縣城鳥瞰圖,你一言我一語,贊美之聲不絕于耳。 何雪松感慨道:“你們看,這張鳥瞰圖,四面青山環抱,城內公園點綴,街道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整個維西縣城就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大公園,太美了!我要把今天拍攝的資料做成小視頻,在網上發布?!?/p> 老張是何雪松家姑爹,原籍四川,是名副其實的“維西通”。老張對大家說:“1999年,我來到維西。那時維西縣城有一個名叫‘三棵樹’的小客棧。緣何以‘三棵樹’命名?只因客棧前有三棵樹齡6年的槐樹,而這三棵樹是維西縣城區唯一的行道樹。當時,維西縣城主要有小平街、十字街、新街幾條街道,其中最繁華的要數小平街了,這三棵槐樹成了維西縣城的地標。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維西縣精細化打造園林城市,縣城從只有3條主要街道發展到有8條主要街道;從只有三棵人行道樹發展到現在的綠樹成蔭、四季花開不斷;從沒有一個公園發展到現在的5個大公園。去年,我寫了這樣一首小詩,念給大家聽:巍巍青山環城郭,一泓春水向北流。三江腹地心安處,‘念薩’維西記‘鄉愁’。” 離開森林公園,親友團先后到瀑布公園、民族團結公園、文昌宮公園等地游玩。大家來到念薩街文化廣場旁邊的小公園時,老張介紹說:“念薩街是維西縣城最繁華的街道。以前,這里沒有公園,沒有停車場、沒有廁所?,F在這里建起了集休閑、停車為一體的小公園。這個小公園原先是維西縣財政局辦公樓。為了建設小公園,財政局搬到行政中心,老城區的黨政機關都搬到南部城區,這里就開始綠化美化和建設公共設施?!?/p> 何雪松岳父說:“是啊!城市綠化美化是最普惠的民生。維西把最好的地塊拿來建設城市公共設施和美化綠化,就是惠民之舉。我在維西縣城3天,感受最深的是維西縣城山好水好環境好,宜居宜業宜養生?!?/p> 中午1時,親友團來到雪龍山腳下的“一槽雪山莊”就餐。這個山莊位于保和村龍爪箐村民小組,是由傈家漢子、黨員致富帶頭人李漢華開辦的。開飯前,親友團在魚塘邊跟李漢華的老父親談天說地。老人指著“一槽雪山莊”背后的徐家火山說:“你們看,那就是當年發生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爆發泥石流的地方。想起當時的情形,我至今還心有余悸?!?/p> 在維西文史資料中,記載著李漢華父親“至今還心有余悸”的事件:1990年8月1日下午6時5分,隨著一聲巨響,二道河爆發歷史上罕見泥石流,泥石流以翻江倒海之勢肆虐了3天。二道河泥石流堵住了永春河,形成堰塞湖,沿岸大量房屋、農田、引水渠、橋梁被毀。 老張深有感觸地說:“二道河為什么發生泥石流?一句話,二道河泥石流是天災,也是人禍!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末,木頭財政是維西的經濟支柱,財政收入靠木材,老百姓做飯取暖靠木柴和木炭。隨著大量森林被砍伐,二道河發源地及其流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造成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引發二道河泥石流?,F在,不砍樹了,永春河、二道河沿岸綠樹成蔭、柳暗花明、處處皆景。維西四周青山環繞,青山綠水間點綴著90多家生態農莊,老百姓緊跟現代文明,迅速走向秀美、富美、和美的生活。” 下午2時,親友團走進“春河風景長廊”,享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兒童游樂園里,歡聲笑語直沖云霄;康體公園中,足球賽酣暢淋漓;河變湖景點,湖光山色,美輪美奐;民族文化長廊,各族文化交相輝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犁地坪水庫,碧波蕩漾,水天一色…… 一路風光,一路歡笑。途中,老張對親友團說:“觀念一轉天地寬,過去的砍樹人變成了今天的種樹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永春河、二道河泥石流防范、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綠化美化等工程,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勾畫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永春河風景畫卷,維西被列為全國創建生態文明示范縣。尤其令人欣慰的是維西縣城好風景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好前景。人養樹、樹養人。過去,永春河畔的村子靠砍柴賣和燒炭賣找一點錢,群眾過著溫飽不足的苦日子。如今,維西縣城郊區的群眾靠發展鄉村旅游業和綠色食品產業,步入綠色發展快車道,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p>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親友團披著晚霞來到念薩街文化廣場?!敖裉煳覀儦g聚在一起,同唱一首歌,共筑一個夢……”整個廣場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海洋中,來自各個社區的傈僳族、漢族、藏族、彝族等各族群眾肩并肩、手拉手、圍成圈跳起歡快的舞蹈。 老張介紹說:“念薩是傈僳語,意為好玩好耍。念薩街就是好玩好耍的街道?!闭\如老何所言,在創建園林城市的鏗鏘腳步聲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念薩”維西猶如一幅山水畫卷鋪展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