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是春季養生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來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從春節起重視養生保健,能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好基礎。如何利用春節長假頤養身心,本期周刊我們邀請了中醫領域專家,為您講解節日的養生妙招。 飲食不妨“省酸增甘” 春節飲食要記得“省酸增甘”。早春時節本來就肝氣旺盛,若再吃酸性食物,則會導致肝氣過于旺盛,肝旺則會損傷脾胃,所以春食忌“酸”。一般來說,酸性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螃蟹等。新春時節宜用些溫補之品,如山藥、菠菜、大棗等,也可用山藥和薏米、小米、蓮子、大棗共同煮粥食用。不過,開春的進補不同于冬季的厚味進補,一般應選擇調補食品為主,著重在補充營養、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方面“做文章”。 很多朋友春節里不太愛吃蔬菜,認為蔬菜不夠豐盛。其實過年大魚大肉攝入過度,更需要多吃些富含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來調和。菠菜、花椰菜、蘿卜、芹菜等都可去除油膩,適合調劑腸胃。春節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疾病最易復發,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格外小心,晨起后喝點山藥粥、小米粥能滋肝養胃,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則要敬而遠之。 賞花種花勝過服藥 “常在花間走,能活九十九。”鮮花不僅是美的象征,更是人類天然的“保健醫生”。趁著假日不妨到公園、花市走上一走,邁向大自然欣賞美麗景象,感悟美的存在之時,既能增添您的生活情趣,又可陶冶情操心曠神怡。 五彩繽紛的花卉能調節人的情緒。從顏色來說,紅色促進食欲,綠色穩定情緒、消除焦慮、減少視覺污染,藍色對發燒患者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紅、橙、黃色能使人產生溫暖的感覺,青、白、藍色則給人以清爽寧靜、肅穆的感覺。從花香來講,水仙能令人感到溫馨纏綿,濃郁的梅花清神怡心。 “七情之病也,香花解。”春節空閑,自己在家栽種花草,讓美時時留在身邊,讓身心得到調適,真所謂“賞花種花勝過服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