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趙永新) 2011年,在縣委縣政府、州工商局的領導下,香格里拉縣工商局以食品安全為中心,切實做好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認真開展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建立工作機制,落實《香格里拉縣2011年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香格里拉縣工商局“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評定管理辦法》《香格里拉縣工商局“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實施方案》《香格里拉縣工商局創建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培育幫扶措施》,共創建2戶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2戶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 認真開展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在縣食安委、州工商局的領導下,縣工商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履行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管職能,一是建立領導體系,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牽頭部門綜合協調,工商所、分局屬地監管、執法人員“分工包片”的監管機制,將食品安全融入全局各項業務,形成了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監管到位。二是建全規章制度,實行食品質量保障體系。實施食品質量準入制度,認真把好食品安全準入關;建立進貨查驗制度,杜絕不合格食品進場、上柜,確保貨源清楚,正當合法;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各所、分局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實施“網格化管理”,實行“定人、定時、定責、包管理、包執法、包服務”的片區監管日常監管模式,加大食品市場巡查力度,規范和查處違法經營食品行為。 認真開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執法檢查。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國家工商總局《關于食品流通許可證印制發放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開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執法檢查,規范食品經營主體,依法查處和取締無證無照經營食品違法行為。 開展專項整治,打擊食品經營違法行為。以集貿市場、校園周邊為重點區域,以流動食品攤點、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店、小餐館等為重點對象,以米、面、油、鹽、醬、醋、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飲料、酒、兒童食品等為重點品種,加大食品市場監管力度。全年全局出動執法人員2436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6056戶次,檢查酒類經營戶500戶次,檢查食用油經營戶560戶次,檢查集貿市場52個次,取締食品無照經營戶28戶,沒收過期食品2213公斤,沒收過期飲料200瓶、酒110瓶。查處違法經營食品案件57件,罰沒款6.62萬元。 認真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結合農村食品市場特點,突出農民消費者日常食品消費的必需品種,嚴格規范農村食品經營秩序。加大鄉鎮集貿市場和食雜店的監管和整治力度,規范連鎖配送和送貨下鄉經營食品行為,依法打擊銷售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的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市場消費安全。 加大食品廣告監管執法力度。對含有虛假、夸大內容的食品廣告,特別是保健食品廣告,涉及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違法食品廣告進行嚴格查處。 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工作。省人民政府2011年4月27日召開關于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電視電話會議后,縣工商局及時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全縣食品添加劑監管實施方案,制作《食品添加劑經營戶承諾書》,在全縣開展食品添加劑監管,檢查涉嫌使用食品添加劑經營戶196戶,查處無照涉嫌食品添加劑經營戶10戶,超越核準經營范圍經營戶1戶,無生產經營許可證8戶。 認真做好乳制品主體準入及乳制品監管,與807戶乳制品經營戶簽訂了《香格里拉縣乳品及含乳食品銷售質量安全責任書》。 開展豬肉市場“瘦肉精”清查專項行動。檢查集貿市場6個,豬肉經營戶103戶,定點屠宰場1個,檢查超市和食品經營戶159戶。要求: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豬肉一律不準進入市場銷售。督促肉類經營者全面落實肉類經營七項自律制度,嚴格索票索證制度,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對豬肉市場的準入、交易、退出進行了全方位監管,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開展塑化劑問題食品清查專項行動。檢查食品經營戶180家,未發現塑化劑問題食品。 創新監管理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縣工商局在各所、分局建立臺賬的基礎上建立了全縣食品經營戶臺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與食品經營戶簽訂了《香格里拉縣食品經營戶承諾書》《香格里拉縣乳品和含乳食品銷售質量安全責任書》《香格里拉縣流通環節食品添加劑經營者承諾書》,提高食品經營戶責任意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制定了《香格里拉縣工商局食品安全應急預案》《香格里拉縣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及責任追究具體實施辦法》。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要求各所、分局與片區監管責任人簽訂了《片區監管責任書》,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管。指導幫助食品安全示范店、星級食品安全示范店建立了食品經營者進貨查驗制度、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食品批發經營企業的批發記錄制度、食品退市制度、食品質量承諾制度、協議準入制度、食品貯運銷售安全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管理制度、應急處置制度等,提高了監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