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優先照顧本國畢業生 德國政府在國內就業市場上采取保護性措施,減輕本國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的壓力。 對于那些在德國高校就讀的外國學生來說,要想畢業后在德國找到一份工作非常不易。因為德國為了保證本國國民的就業,給外來的勞動力設置了很高的門檻。很多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發現,要在德國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崗位并不難,但要獲得德國勞工局的工作許可卻非常困難。因為德國勞工局原則上只允許外國人填補那些德國人不能勝任或無法填補的空缺崗位。 此外,德國統計部門、勞工部門以及各經濟企業協會經常發布就業指導信息,這對大學畢業生選擇職業具有宏觀指導作用。德國政府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并鼓勵他們學習實體經濟所需要的自然科學。 美國、法國:獎勵企業補貼學生 美國聯邦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畢業生到特定的地區或從事特定的職業,采取了許多激勵措施,其中最為常見的做法是免除學生的貸款。 美國政府貸款大體有兩類:FFEL/直接貸款與聯邦帕金斯貸款。就FFEL/直接貸款而言,除了借款者完全和永久性殘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對于連續5年在指定的小學或中學作為全職教師從事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教學服務工作的大學生,可以享受貸款免除的政策。 法國政府也采取一些優惠措施鼓勵企業聘用應屆大學畢業生。對那些聘用應屆和失業大學畢業生的企業,政府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社會福利分攤金及一些稅收予以免除,并且視情況按聘用大學畢業生人數給予一定補貼。 日本:力促雇用信息公開化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經濟步入衰退,讓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臨找工作難題。日本《日經周刊》在2008年年底針對國內大型企業的調查顯示,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比去年減少1.4%,5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就此呼吁商界,維持就業穩定。 據報道,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大中型企業利潤下滑,加之經濟前景不明朗,這些招人“大戶”將縮減招聘規模。小企業更是可想而知。 為此,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去年年底在首相官邸召集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御手洗富士夫和日本商工會議所所長岡村正等眾多經濟界要人,呼吁共同努力確保就業穩定和提高員工工資。麻生還希望,企業加強自律,盡可能避免取消錄用已簽訂協議的畢業生。 在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方面,日本政府采取的主要做法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全社會的雇用信息公開化,以解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日本在厚生勞動省主導下建立了“工作信息網站”。該網站集中了民間職業介紹機構等的招聘信息和求職者的信息,從而使企業和求職者都能很方便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該網站的開通對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巴西:打造促進青年就業網 工人出身的巴西總統盧拉執政以來,一直將擴大就業、解決貧困問題作為政府社會發展計劃中的頭等大事,視就業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在巴西最近推出的“初次就業計劃”中,重點支持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增加和改善青年人的就業。據統計,目前巴西城鎮居民的失業率達7.6%左右,而且就業市場仍在進一步縮小。盧拉政府推出的“初次就業計劃”,旨在發揮社會各階層的作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促進青年就業網。 巴西政府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并沒有特別優先的政策,無論畢業于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畢業生都與其他青年一樣,必須遵守勞動力市場法則,自我解決就業問題。政府鼓勵企業多雇用年輕人,企業可以從政府獲得資助,享受政府資助的企業必須保證在12個月內不解雇年輕人。政府還向自主經營的年輕人提供低息貸款和經營指導及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