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后,尼汝普拉村家家戶戶的男人穿上節日的盛裝,騎上駿馬又到各自的神山頂上焚燒第四道香,焚燒此道香以集體煨桑、祭祀活動為主,桑煙繚繞,經幡飄揚,最后在“拉杰洛”聲中結束了煨桑活動。據說,大年三十日為牛日,大年初一為虎日,在大年三十日燒香對畜牧生產有意義。而尼汝的尼擁、吾擁、塘古等三個村的百姓,還到尼汝神山之首的勝嘎神山上集體燒香。 大年三十日,尼汝藏族穿上節日的盛裝到神山上煨桑,這是從過去的藏歷新年到現在的春節必須的一種習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尼汝藏族節日里穿新裝,既有愛美天性的表現,也有取悅于神山的目的。據說,不管是大神山,還是小神山,都有愛美之心,喜歡前來朝拜的群眾都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神山高興了,自然會給人間一些恩惠,但如果朝拜時穿上破破爛爛的服裝,神山也會心煩。 尼汝藏族在大年三十日忌串門拜年,拜年活動一般在初一開始,親戚朋友相互拜訪,數日連續,情義連綿,歌舞升平。大年初二,尼汝尼擁、吾擁、塘古等三個村的還要到“帕姆乃”仙人洞集體煨桑朝圣,祭祀結束后,舉行賽馬、跳鍋莊等活動,熱鬧非凡,充滿著一片歡騰的節日氣氛。 尼汝藏族在大年初三上午,家家戶戶都做“格巴”開路儀式,相當于做開山和開工儀式。做“格巴”儀式必須請“倉巴”來算方向,所謂的方向就是可以去做事和不可以去做事的方向,男人們向可以去做事的方向設立靶子,打槍射擊,以一槍一中為好,不能超過三槍,并用其來觀察來年的運勢,儀式結束后,砍一背柴或一背肥料帶回家里,象征著今年的勞動生產已開始了,起個好頭。 尼汝藏族正月十五日過送年節,相當于漢族過的正月十五元宵節,燒香也是送年節中必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但沒有大年三十日那樣隆重熱烈,春節也在這天悄然送走了,迎來了新的希望和果實。 尼汝藏族在春節中也有不少的節日禁忌,也是千年來一直遵守的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在新年中既要表現出節日的嚴肅性,又要增加節日的歡樂氛圍。大年初一早晨,家人不能罵孩子,也不說粗話;挑滿水缸里的水,但不能溢出來;不能在火塘里潑水起灰及讓煙彌漫屋子。(張國華 文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