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生命的意義 記者 黃雪飛 攝 如果給你一張白紙立下墓志銘,內容會是什么?有同學打趣道:請勿挖掘!這不是笑話,而是最近出版的云南省實施“三生教育”參考資料中的內容。 昨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向全省學校下發了《生命手冊》等書籍,圖文并茂、趣味橫生,富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令在場教師愛不釋手。據了解,這套叢書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主編,在國內尚屬創新。 你會咋寫墓志銘 這是一本記載著生命的事件簿。透過記錄、回顧、反思,學生可從經驗中認識自己,從反思中面對將來的人生。記者看到這本書的許多章節設置得有點“觸目驚心”:失去親人該怎么辦?當你有一天離開世界,在別人心中會不會留下美好印象?你是否想過為自己立下墓志銘?臨終前你會寫一封怎樣的遺言? 其中,在“墓志銘”章節,列舉了許多風趣的墓志銘:“有事請敲碑,聽到‘嘀’的一聲后請留言!”“本人已死,有事燒紙。”“謝謝你來看我,我會時常去看你的!”“當你看清這行字時,你踩到我了。”有教師表示,原本沉重的生死教育內容,通過這些活潑的表現方式,相信學生會更容易接受。 林夕歌詞成教材 或許這稱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教材。昆明中學生小楊在《生命手冊》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漫畫和歌詞。“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愛一個字,也需要及時,只差一秒,心聲都已變歷史……”古巨基、陳奕迅等歌手的代表曲目不在少數。其中,許多歌詞均為臺灣著名詞作家林夕所作。 記者了解到,和以往許多類似教材不同的是,《生命手冊》選取了大量港臺流行歌曲的歌詞,以及一些富有哲理的格言和漫畫。其中還包括《阿甘正轉》、《無間道》等影片中的經典臺詞。通過多種表現形式,對生命力、失去、珍惜、信仰、價值、感恩、青春等人生關鍵詞進行了生動詮釋。 98%學生有興趣學 據了解,這套參考資料將在老師的指導下走進全省學校課堂。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杜玉銀表示,2008年12月,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對部分學校管理干部和教師、學生的無記名問卷調查表明,98.4%的學生對“三生教育”感興趣;84.6%的學生認為參加“三生教育”沒有學習負擔;86.6%的學生認為參與“三生教育”直接對自己的成長非常有用。 我省將把“三生教育”作為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內容,考核合格給予繼續教育學分5分的規定。其中,今年要培養100名“三生教育”省級骨干教師。組織“三生教育”導師團到各地各校作巡回報告。 記者 劉超 實習生 朱浩(春城晚報) (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