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從購置稅入手? 近年來,汽車價格以每年10%左右的跌幅下降,多數經銷商難以承受更大的讓利行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長、上汽集團的董事長胡茂元認為,當前汽車行業的困難主要是居民消費信心不足。他解釋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人們對未來預期的變化,導致消費信心指數下滑,汽車消費需求因此滯后。此時,若想把消費者中存在的潛在消費能力轉化為現實消費需求,就需要給消費者以較大的利好刺激。 然而,從過去的一年來看,單純靠汽車廠商或經銷商自身的商業讓利舉措并不能夠有效地刺激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同時,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價格一直以每年10%左右的跌幅下降,大多數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已被大大壓縮,他們難以承受更大的讓利行為,因而,由政府出面,從國家征收的購置稅款中拿出一部分錢來,讓利于消費者,便成了當務之急,也是現如今較為可行且有效的刺激手段。 為何選擇1.6升排量? 體現對于節能環保的小排量車的倡導 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0% 有利于鼓勵自主品牌發展 這體現了政策的一種導向作用。在汽車產業發展與環境問題、能源問題關聯越來越密切的今天,提出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稅鮮明地表達了政府對于節能環保的小排量車的倡導。 更重要的是,1.6升以下車型是轎車市場的主要力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該級別車去年共銷售310萬輛左右,市場占有率達61.54%。如果受此政策激勵,吸引消費者在購置稅減征期內出手,將產生一股不容小覷的集中爆發的拉動力。 同時,有專家認為,1.6升以下車型領域正好是本土車企的主戰場,因此1.6升的分界點有利于鼓勵自主品牌的發展,能促進自主品牌企業加大力度。 為何購置稅沒有全免? 政府要在財政收入和刺激消費兩端尋求平衡 此前,許多業內人士預計,購置稅的減免標準會是“1.8升以下的減免,或者1.6升以下全免”。但實際政策卻并非如此。 這主要是政府在財政收入和刺激消費兩端尋求一種平衡。如果此次減稅幅度過大,2009年的中央財政負擔必然增加。事實上,即使是目前這種“打折”的政策扶持力度,財政的壓力也比較大。據統計,2008年已售轎車中,排氣量在1.0升以下的轎車為258274輛。而排氣量在1.0升以上至1.6升的車型銷量為2847681輛。按照轎車占乘用車74.7%的比例來算,此項政策推出,意味著國家將補貼購置稅近187億。 明年是否繼續執行? 主要取決政策執行效果 多位專家在接受采訪時均認為,從公布的內容來看,規劃將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措施,“是在經濟困難時期,政府用稅收進行反哺的一個舉措。” 盡管政府肯定還會有后續的配套措施,來確保車市的長期穩定發展,但購置稅減征期能否延長,還需要看政策的執行效果。如果減征期內,汽車銷售市場很快擺脫下行趨勢,或者措施效果不明顯,且財政壓力又比較大的話,政府便有調整的可能。(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