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州農牧局了解到,我州自2003年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以來,緊緊圍繞“生態立州”的戰略方針,嚴格按照項目實施要求,加強領導、健全制度、嚴格監管,草原植被覆蓋率從2003年的76%提高到了目前的82%,草原植被逐步恢復,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畜牧業是我州傳統產業,畜牧業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54%。在未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以前,全州退化草原已占整個草原面積的55.6%,其中嚴重退化的占22.7%。草地退化,產草量減少,牧草質量降低,狼毒等雜害草滋生蔓延,草畜矛盾十分突出。每年冬、春兩季都有牲畜因斷草而死亡,給農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自2003年通過休牧育草、封山禁牧、劃區輪牧等多種方式,在全州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以來,全州累計投資11773萬元,完成退牧還草近521萬畝,實施圍欄禁牧、休牧的天然草地每年的產草量提高了39 %,圍欄地塊內的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了7.87個百分點,植被高度提高57.26%,植被草產量提高了39.44%。 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在使草地植被恢復的同時,改變了項目區的生產條件,促進了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了草地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08年全州畜牧業產值為29683萬元,同比增長6.51%。退牧還草工程實施過程中,國家對全州近64814戶農牧民發放了飼料糧補助,妥善解決了項目區農牧民因草地受限制而帶來的飼料糧短缺問題。2008年,項目區的天然草場平均單位的產草量提高了39.6%,封育禁牧后的草場年產草量每畝增加到4684公斤。此外,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還加快了全州牲畜出欄周轉。2008年全州大小牲畜出欄352943頭(只),比2003年增加67601頭(只)。畜牧業產值達到29683萬元,比2003年增加13719萬元。(記者 李曉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