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楊洪程)近年來,維西縣供銷社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深化改革,創新管理方式,盤活社有資產,在服務“三農”中推進供銷“二次創業”,增強發展后勁。 為加大社有資產監管力度,實現社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維西縣供銷社從管企業向管資產轉變,以出資人的身份管理企業,謀求資產效益最大化。2010年,縣供銷社成立了工作組,對全縣基層供銷社房地產及賬實賬務進行了全面清理,設立了社有資產管理(核算)中心,出臺了《基層供銷社社有資產管理(核算)辦法》,制定了管理中心及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明確各項規定。對各基層供銷社的社有資產進行統一會計管理核算,配備了懂資產知識、會計知識、會管理、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管理中心受縣供銷社委托,對土地、房屋等社有資產實施監督與管理,參與協調改革、改制和資產的租賃、處置、變賣、維修及開發管理。在簽訂合同、收取資金時做到責任明確、權責清晰、嚴格手續、嚴格管理資金,堅決杜絕漏洞。在資產的租賃、承包經營中,根據不同的地理優勢和設施情況,做到隨行就市,公平競爭,使資產發揮最佳效益。在盤活資產方面,對破損嚴重,存在安全隱患卻能發揮經濟效益的房屋進行維修返新,實現了資產的保值增值。涉及資產變賣、轉讓、調換行為,必須報縣供銷社審批。對基層社的資產管理,縣供銷社還采取簽訂經營管理責任書和安全責任狀,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監督與檢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使資產管理初步走向正規化、規范化。從管理中心運行效果看,完全杜絕了社有資產流失。 在管理好資產的同時,維西縣供銷社充分利用好供銷社資產,發揮效益。采取聯營合作方式,建設了供銷酒店、維合酒店、永春供銷社寶晟酒店、供銷社永樂江購物超市等對外聯合經營服務網點及農資配送中心和中藥材加工廠。縣供銷社利用基層供銷社低效、閑置資產,積極爭取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化解了各種遺留問題與矛盾,在保障供銷社的合法權益條件下,2009年建設了產權明晰、功能設施齊全的維登鄉農貿市場,市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有固定攤位37個,臨時攤位100多個,商鋪22間;2010年建設了攀天閣鄉農貿市場,市場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商鋪26間,固定攤位76個,臨時攤位100多個;投資220萬元新建了巴迪供銷社綜合大樓,有效地提升了社有資產和運營質量,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贏得了社會效益。 通過不斷改革發展,全系統干部職工進一步提高了認識,鼓足了干勁,促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得到有效創新,促使企業干部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機制得到不斷進步。緊緊依靠供銷社傳統經營的化肥、農藥、食鹽、煙花爆竹及邊銷茶等商品為切入點,依托“供銷合作社”這個品牌,采取加盟、連鎖配送和特許經營等方式,結合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全面實施供銷社“鄉村流通工程”、“新網工程”,大力發展“兩社一會”。按照自愿、互利、有償和平等的原則,積極吸納原供銷社改革中分流安置的職工及其他個體工商戶和農村合作組織等,積極發展創辦鄉、村“綜合服務社”、“便民超市”及各類“農家店”。引導農村種植養殖戶圍繞當地的特色產品、骨干產品,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把鞏固傳統經營業務與恢復重建鄉村經營服務網點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與經濟相適應的農村市場經營主體和流通服務體系,通過發展“兩社一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發展創辦了113個綜合服務社,21個專業合作社,128個各類鄉村農家店。生產經營服務網點遍及全縣各鄉村,構建了新型供銷合作社的新主體、新網絡、新體制、新機制,提高了服務農民、帶動農民的能力,開辟了農民增收新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