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正是農民們搶抓農時,開展秋收秋種的繁忙期。臘普河兩岸的田地里堆滿了整齊的農家肥,到處是一派忙碌的農業生產場景。 家住魚米之鄉塔城鎮啟別村啟別村民小組的和秀英忙碌在田地里。收撿烤煙桿、犁地、翻土、撒肥……準備栽種小春作物。過去,從沒種過烤煙的臘普河畔出現烤煙,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心。 “今年種了烤煙,收成還好吧?”“這不是我們自己種的,這塊地今年6月開始租給烤煙老板種烤煙了。”和秀英抬頭回答道。“那現在你是在幫老板翻地?”“租期到10月31號,地已經收回來了。”我有點奇怪,誰會租地只租5個月呢。“5個月的租金是多少?你們劃算嗎?”“劃算!我家這邊的地只有1.1畝,我以1100元的價格租給烤煙老板,現在我收回來,想種青稞。”和秀英說,她家在這邊只有一塊1.1畝的田,今年烤煙老板來村里租地種烤煙,她跟老板簽訂了租賃合同,租期為一季,即6月1日至10月31日。把地租給老板種烤煙后,又去地里施肥、打藥、拔草,幫烤煙老板打工,幾個月下來收入也有1500多元。 “和秀英家的這塊1.1畝的田地,在5個月時間里,租金加上務工工資收入了2600元,比種一季稻谷的收入多一倍以上。”塔城鎮副鎮長兼啟別村黨總支書記周興說,“這種土地流轉的方式不需要農民承擔任何種植風險,不用投入仔種、化肥,沒有技術要求。只需投入勞力,就有了租金及務工工資的雙重收入。今年6月至10月這一季,啟別村租給烤煙老板200多畝田,租金加上務工工資,為啟別村民增加收入近50萬元。 近年來,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州廣大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種植能手或專業合作社以租種農民土地,連片種植經濟作物,實現產業規模化。同時,又雇用農民在自己的田地里打工,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加收入。 (余麗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