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斌收購后飼養的黃牛。 “外面的老板需要什么藥材,我就組織群眾種植,村里的困難戶要賣牛,我幫他們去推銷。”香格里拉縣上江鄉福庫村3組村民李國斌老人自豪地說, 20年來,他不斷將農副產品銷售到了四川成都、廣西玉林、云南昆明等地,平均每年有9萬元左右的收入。四鄉八鄰有什么產品賣不掉的,都喜歡向他“取經”,大家稱他為“我們的農村經紀人”。 李國斌說,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后,他當了14年的生產隊長。作為農村老黨員,看到村里農副產品銷售難,就決心帶頭搞活流通。從此,他開辦了小賣部,與供銷社聯系代購農副土特產品,同時跑出去找老板,聯系銷售路子。為此,他經常趕著馬,從上江翻山到小中甸拉糧食、香油,去蘭坪拉鹽巴,到維西馱石膏。慢慢地,他靠誠實守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銷售渠道。1994年起,李國斌率先在自己地里試種桔梗、白術等藥材,桔梗秧6個月可以種植,2年后可以出售,很適合沿江一帶的氣候。特別是2003年發生非典,桔梗價格直線上升,緊接著有不少隔壁鄰居來找他,大家都想種一點藥材,讓李國斌給他們提供種苗。如今,福庫村3組96戶中有50多戶種藥材。 有的困難戶拿不出桔梗種苗錢,李國斌就免費提供,而且到收購的季節,便挨家挨戶去收購。有的人家路途遙遠,還得走上大半天,可他都會以市場價去收購藥材。他收購的桔梗、白術、花椒、白蕓豆等銷到了外省,由他代售藥材的農戶一年平均有1萬元的收入。 李國斌很會養牛,“牛淌口水厲害,有可能是口蹄疫,口里干燥,說明不能反芻,有胃病。”李國斌說,他用木香、燈芯草、大黃等中藥材,幫村里人醫治好了好多次牛的小病小疼。因為這一特長,他到霞若、托頂、小中甸等地收購牛,僅今年一年里就出售了100多頭牛。這些牛有的還拉到了洱源沙壩畜產品交易市場。不久前,格蘭村迪姑上社村民小組的一戶村民打給他電話,說是家里10頭牛養不過來,又急需用錢,讓他幫忙找一個買主。于是,李國斌四處打電話聯系,幫那家人出售了其中的5頭牛,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忙著做生意的李國斌不時會接到村民的電話,說村里哪家兩口子吵架要離婚,哪家起房蓋屋發生了糾紛,叫他去調解一下。“我無論自己有多忙,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會在第一時間趕過去。”他說,自己是農村黨員示范戶,就要發揮基層模范作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高劍平 陳義 卓瑪拉初 卓瑪央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