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格里拉縣上江鄉天生湖魚莊,木橋魚塘垂柳的景致,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精致的小公園,而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魚莊主人和美蓮背后有一個凄美的故事,這個女子用堅強支撐起一個不幸的家庭······ 剛從喪夫之痛中走出來的和美蓮現在顯得堅強多了。16年前,年輕的和美蓮從維西縣永春鄉嫁到上江鄉仕旺村,結婚后她和丈夫以種地和做小本生意為生,家里上有兩個老人,膝下有兩個孩子,夫妻倆勤勞本分,日子也活得火紅。有一年夫妻倆在去外地做小本生意時看到,遍地開花的各種農家魚莊生意出奇的好,小倆口得到了啟示,回來后決定在村里也開一個農家魚莊,經過反復商量后,夫妻兩承包了村里的魚莊,并簽下了20年的經營合同,剛轉手經營的魚莊需要重新投資建設,和美蓮和丈夫四處借貸,背下了近15萬元的債務。但他們堅信,只要人勤勞,精心經營魚莊,生意一定會紅火的,貸款一定能如期償還。正如他們所料,剛開業不久,他們的生意很好,每天客人不斷,為了把生意進一步做大,他們擴大了自己的經營范圍,做起了釀酒、養魚、養雞等科學的循環經濟。2004年,金江縣級油路開始修建后,車流量明顯增多,地處公路邊的天生湖魚莊憑借優美的環境,和特色的農家餐飲吸引了大批客人,第一年有了不小數目的收入。 正當夫妻倆憧憬著美好未來時,禍從天而降,丈夫意外查出了肝癌,從此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家里所有錢都花在了醫療上。最終,丈夫還是“走”了,丟下了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及兩個上了70歲的老人,家里的重債還沒有還清,家庭的重擔又落在了這個身體單薄的女子身上,可是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彎這個瘦弱女子的腰,她堅強地擔起贍養老人和撫養孩子的責任。 由于老人還沒有走出痛失愛子的陰影,心情暴躁,經常會向和美蓮發脾氣,但她能理解老人的心情,耐心地照顧好老人,有些人對她說,“又不是自己的父母,你還用得著這樣受苦受累的贍養他們”。可和美蓮并不這樣認為,她對老人關愛有加,她的這種孝心也感動了老人,老人了解兒媳的苦處,不再像以前一樣向和美蓮發脾氣了,一家人和和睦睦地過起了日子。為了維持好家里的生活和還清貸款,和美蓮起早摸黑地經營著魚莊,為了多賺些錢,她不敢請小工,所有的活都靠她一個人承攬下來。 (高劍平 陳義 卓瑪拉初 卓瑪央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