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顯堯 楊勇 卓瑪拉楚 江初 “從2001年搬遷到這里,經過十年的時間,我們已經完全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了。”德欽縣奔子欄鎮達日移民新村移民戶阿主大叔對記者說。走進阿主大叔家,只見房子的裝修是典型的藏族風格,鏤空的雕工,華麗的藏式木漆,家里電器一應俱全,同事笑著對大叔說,嘿嘿,已經是標準的小康之家了,大叔也笑著說,確實比以前好太多了! 阿主大叔帶著我們走到他家的后院,后院很大,正在新建一棟二層的小樓,大叔說:“搬遷到這里后,交通方便了,來往的人很多,正在建設的兩個移民新村要完工了,到時人口就會很多,同時也會有很不錯的商機。這棟房子蓋好后準備做成出租房或者搞成一個小旅店。” 跟著大叔,我們又來到房后的田地里,地里種了好多水果,石榴、櫻桃、李子等已經掛果了,并且有了不錯的收入。大叔說:“今年,僅在家門口賣李子、櫻桃等水果就已經有上千元的收入了。”看著100多棵結滿果實的油橄欖樹,阿主大叔給我們算起經濟賬。100多棵油橄欖樹,估計今年能煉出150斤左右的橄欖油,市場上的橄欖油一斤能賣到50元,能有7500元左右的收入。當記者問到搬遷前的生活時,大叔很干脆地說,與現在沒法比。阿主大叔一家是從奔子欄鎮葉日村的一個半山區移民下來的,那里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剛移民到這里時,縣民政局每年發給他家600斤大米和每畝260元的補貼,如今,除了種水果,家里還種了4畝葡萄。 阿主大叔說:“過去和現在相比是一筆很好算的‘經濟賬’,從過去交通不便,運輸靠人背馬馱到如今大馬路一直通到門前;從過去的一年種一季糧食、產業結構單一到現在的瓜果飄香。真是沒法比,現在很好了,將來還會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