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5日電 (張曉寧)5日上午十點整,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坐的專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自此,在重返克里姆林宮短短一月后,乘著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的“東風”,普京正式開啟訪華之旅。 事實上,與其說這是普京的“抵達”,倒不如稱之為“重返”。細數來,自2000年7月普京以俄羅斯國家元首身份首次訪華以來,這已是其第8次對中國進行訪問了。普京最近一次訪華是在2011年10月作為俄羅斯總理參加了中俄第十六次總理定期會晤,與本次訪華僅僅相隔半年多。但是,向前追溯,普京上次以俄羅斯總統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卻早已是6年之前的事了。 因此,對北京而言,普京既似前來敘舊的老友,又將帶來新氣象和新契機。 就任一月后,普京重返北京,反映了其將中國置于俄羅斯整體外交的突出地位。普京在總統選舉前發表的《俄羅斯與變化中的世界》一文中早已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是俄羅斯外交最優先的方向。他強調了發展中俄關系的重要性,并稱“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和穩定的中國,中國也需要一個強大和成功的俄羅斯”。 當前,中俄關系正處于“蜜月期”,兩國已在多個場合表示,中俄關系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普京本次訪華期間,胡錦濤主席等多位中國領導人將與其舉行會談會見。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對記者表示,考慮到明年兩國元首會晤的時間,屆時中國領導人可能面臨調整。因此,普京此訪也為保持兩國密切溝通,在領導人的變化中保持中俄合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就任一月后,普京重返北京,也肩負著新任期內的新任務。專家指出,如果說在2000年至2008年的前兩屆任期中,普京面臨的緊迫任務是打擊國內分裂勢力和恐怖主義,維護社會穩定。那么,在本屆任期,其工作重點將是發展經濟。普京已確立了目標——到2020年,俄羅斯GDP總量應進入世界經濟前五強,這顯示了普京兌現“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承諾的決心。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在國際經濟整體低迷、歐洲國家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因此,普京有理由并有必要領導俄羅斯同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中俄日前就普京訪華日程透露,兩國領導人將談及中俄合作的務實問題,著重關注兩國經貿合作尤其是能源合作問題。6月1日,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八次會議剛在北京舉行,也旨在為普京此訪做準備。 普京此次重返北京將釋放何種信號?中俄將如何在當前的“高水平”上進一步推進合作?讓我們在未來幾日拭目以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