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縣更名十周年慶典暨五月賽馬節開幕側記 農歷五月的香格里拉,陽光明媚,百花競艷,鳥語花香,草原為之歡呼,群山為之歌唱。 6月23日早晨,朝霞映紅了杜鵑爭艷的舞鳳山,鮮艷的彩旗在和風中招展,身著節日盛裝的各族干部群眾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聚集在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國旗方隊、香格里拉縣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人民團體以及各鄉鎮彩旗方隊相繼入場。 匯聚歡樂、匯集幸福;歌唱和諧、謳歌幸福。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成了歡樂祥和的海洋。主席臺上“和諧、發展、繁榮、幸福”8個大字和體育中心側面“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努力把香格里拉縣建設成全國藏區第一強縣”的巨幅標語格外引人注目。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徐徐升起,10000多名各族群眾向五星紅旗行注目禮。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長黃毅宣布:香格里拉縣更名10周年慶典暨五月賽馬節活動大型慶祝會開始! 掌聲、歡呼聲響徹云霄,激動的心情綻放在人們的臉龐。 州委副書記、州長黃政紅,州委常委、香格里拉縣委書記余勝祥致辭。大型文藝演出《永遠的香格里拉》彰顯了香格里拉“和諧、發展、繁榮、幸福”主題,向世人展現了香格里拉各族干部群眾只爭朝夕,建設和諧、發展、繁榮、幸福香格里拉的壯美畫卷。 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董卿和康巴衛視藏語主持人款步上臺主持節目。 大型文藝演出在壯美的《飛旋的香巴拉》旋律中拉開帷幕。整臺文藝演出由和諧香格里拉、騰飛香格里拉、幸福香格里拉、永遠的香格里拉4個篇章組成,精彩的演出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和各族群眾獻上了一臺豐盛的民族文化大餐。 和諧的音符流淌在人們心里,幸福的花兒綻放在人們的臉龐。在興高采烈的人群中,身穿建塘鎮傳統藏族婦女服裝、揮舞著紅旗的老人央金卓瑪,滿臉笑容,與年輕人一起歡呼。在老人寫滿笑容的臉上,記者閱讀到這樣的內容:香格里拉縣更名10年是香格里拉縣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10年,是香格里拉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10年。 1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然而,香格里拉縣更名以來的10年卻以里程碑的意義永載史冊,雋永地銘刻在香格里拉縣各族人民心里。 如果說1935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用藝術手法描繪的是一個寧靜、綺麗的人間天堂——香格里拉,那么,香格里拉縣更名10年來的創新實踐已經和正在把香格里拉從虛擬變為現實……香格里拉就在我們身邊、香格里拉就在我們心中!乘著香格里拉品牌的翅膀,感應著時代前進的脈搏,香格里拉縣走上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之路,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輝煌,香格里拉縣各族人民在追求和實踐香格里拉精神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香格里拉品牌帶來的富足與幸福。 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的10年,是香格里拉縣沿著科學發展軌跡跨越發展的10年:香格里拉縣成為全國八大黃金旅游熱線之一,特色農業邁出嶄新步伐,旅游、生物、水電、礦產業培育結碩果,新型工業化建設日新月異,地區生產總值從2001年的43293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59.76億元。香格里拉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1066元增長到2011年的4078元——香格里拉各族人民在建設全國藏區第一強縣的偉大征程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書寫和諧發展新篇章! 怎能叫人不歌唱?香格里拉縣各族人民滿懷豪情歌唱幸福,舞動和諧美滿。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的一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和宗庸卓瑪、扎西頓珠母子的一曲《吉祥如意》在觀眾心中蕩起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豪情壯志。這是一塊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樂土,這是一方多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的土地,這是一臺各民族文化薈萃的大型文藝演出:藏族弦子舞、傈僳族舞蹈、彝族舞蹈、納西族歌舞……各民族文化在這里爭奇斗艷,充分展現香格里拉縣各族人民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攜手建設美麗香格里拉的豪邁情懷。 香格里拉是世界的,香格里拉是永遠的,因為它擁有人類向往的精神境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的精神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和諧。 香格里拉是幸福的,香格里拉縣各族干部群眾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實踐中催開了香格里拉幸福之花:更名10年,一項項惠民政策編織出香格里拉各族人民幸福生活。更名以來的10年,是香格里拉縣各族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10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出行方便了、居住條件改善了、看病方便了、讀書不難了、養老有保障了。 香格里拉是迪慶的,更是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美麗音符永遠流淌在人們心里。香格里拉組合、雪山之子組合在1000多名演員的伴舞下激情演唱主題歌《永遠的香格里拉》,把文藝演出推向高潮,把觀眾的激情推向高潮,把美麗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永遠的香格里拉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心里!(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