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永基卓瑪 )“十一五”以來,根據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的發展思路,我州確立了以核桃為主的木本油料發展目標,把發展核桃生產、做大做強核桃產業作為富民強州工程來抓,通過核桃產業基地、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林業建設項目,推動了核桃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全州核桃種植面積達60多萬畝。 從無計劃種植向規劃發展方向轉變。2008年9月,州委、州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決定,并制定了歷史上第一個核桃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從2009年-2012年全州新發展優質核桃40萬畝,總量達到70萬畝,實現農業人口人均擁有2畝核桃基地的要求,到2020年,優質核桃進入豐產期,核桃年產值實現15億元。根據規劃,我州成立了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落實職責,層層推動核桃產業發展。 從分散、零星種植向規模化、規范化種植方向轉變。從2008年底開始,在建設好優質核桃苗圃基地的基礎上,我州安排部署了發展核桃種植大戶工作,在全州范圍內優先扶持連片種植大戶,規范檢苗,集中供苗,統一種植、管護技術標準。 通過建立示范戶、示范村、示范鄉,增強廣大種植戶對發展核桃產業的信心和決心。2009年,建立了州級優質核桃種植管理標準化示范村(德欽縣燕門鄉巴東村、維西縣塔城鎮其宗村、香格里拉縣洛吉鄉洛吉村),目前種植的早實核桃已基本進入初果期,部分群眾已從核桃種植中得到實惠。 2011年,建立了州級優質核桃產業基地示范鄉(香格里拉上江鄉、德欽縣燕門鄉、維西縣塔城鎮),2012年僅3個示范鄉完成優質核桃種植0.85萬畝。 從傳統種植向科學種植轉變。通過對全州各鄉鎮的鄉鎮站所、林場職工和退耕農戶進行新疆早實核桃豐產栽培技術培訓,培養了一批相對穩定的核桃種植管理技術師資隊伍,培訓總人次達上萬人(其中鐵核桃高枝嫁接能手上百人),編發核桃種植技術推廣資料10000多份,把技術送到山頭地塊,送入千家萬戶,切實解決農戶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難題,提高種植效益。同時,通過各示范鄉種植基地測土化驗、測土配方,并依據早實核桃需肥規律及土質各營養元素的含量生產核桃復合專用肥,每40公斤補助30至50元,提高了農戶發展核桃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我州將核桃產業種苗質量、種植技術和延長產業鏈作為發展核桃產業的三個關健環節來抓,保障了核桃產業的健良發展,最大程度提升核桃產業的經濟社會效益。通過抓好良種壯苗、抓好種植管理技術、抓好核桃加工企業三個重點,我州已初步形成了核桃生產、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逐漸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提升迪慶核桃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使核桃產業在原有基礎上做大做強,成為藏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