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軍團拱衛首都 15日晚,央視新聞頻道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我軍陸軍集團軍番號今起解密”。消息稱,從15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陸軍集團軍番號不再以“某”替代,并表示這將“展示中國軍隊更加開放透明”。 從集團軍部署圖看,負責北京周邊防衛的是北京軍區第38、第27、第65集團軍,濟南軍區第54、第20、第26集團軍,沈陽軍區第39、第40集團軍。 這8個集團軍中,第38、第27、第39、第54是甲種集團軍。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將此前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曾對外界就“中國軍事不透明”的質疑提出看法,認為軍事透明是相對的,任何國家都有不透明的地方,我國的透明度在不斷增加,并提到相關問題還受文化、歷史原因影響,比如部隊番號,要改變首先要改變觀念。 陸軍 18個 集團軍 北京軍區: 27(石家莊)、38(保定)、65(張家口)集團軍 沈陽軍區: 16(長春)、39(遼陽)、40(錦州)集團軍 濟南軍區: 20(開封)、26(濰坊)、54(新鄉)集團軍 南京軍區: 1(湖州)、12(徐州)、31(廈門)集團軍 廣州軍區: 41(柳州)、42(惠州)集團軍 成都軍區: 13(重慶)、14(昆明)集團軍 蘭州軍區: 21(寶雞)、47(臨潼)集團軍 集團軍(軍) 由若干個師、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一般隸屬于軍區或方面軍。設有領導機關,編有由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或專業兵組成的戰斗部隊和勤務保障部隊,為基本戰役軍團。 公開集團軍番號 不需再靠“神秘感”威懾對手 聲音>>> 軍隊番號公開這一新變化在網絡上引起密切關注。許多網友認可這一舉措,認為這是中國軍隊進一步透明化的新舉動,也有網友擔心,公開軍隊番號會不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軍事專家則認為,這一改變表明中國在軍事方面更加自信。 軍事評論員吳健認為,公開集團軍番號其實是最近一段時間來我軍提高透明度的一系列舉措之一。他說,2012年以來,我軍主動公布軍事動態以及裝備成就越來越積極和透明,例如“遼寧”號航空母艦的試航與服役就基本上是在大眾媒體上實時公開;而珠海航展上這一趨勢更加明顯,以前都以“某”來代替的武器型號,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都直接公布了官方代號。這次公開集團軍番號,其實只是此前一系列舉措的正常延續。 吳健分析,我軍近年來的這些轉變標志著中國在軍事方面更加自信。他說,隨著我國在軍事科技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我軍現在的裝備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迅速縮小,某些方面甚至還超過了一些傳統的軍事強國。中國已經不再需要靠“神秘感”來威懾潛在的對手,而是可以用實實在在的先進裝備與強大軍事力量來展示自己的實力,提升人民的信心和自豪感。 他認為,這種自信和實力的展示,也反映出近年來我國在處理對外關系策略上的轉變,即在強調睦鄰友好的同時,更注重展示自己的力量。 這是中國軍方增加透明度的一大舉措,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的類似動作,國人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這支已經走過85年的人民軍隊。 網友“涅槃的九頭鳥”: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公開,這是很具有歷史性的一件事情,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歷史時刻。 這次只公開了集團軍番號,更低級別部隊的番號仍然保密,說明我軍的透明化進程剛起步。 ? 70個軍番號演變>>> 適應解放戰爭時期跨區作戰、戰役協同趨勢 1948年始設70個軍番號 1948年之后,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戰場上對國民黨軍發起猛烈進攻,作戰規模不斷擴大,部隊開始跨區作戰,不同戰略區的部隊逐步進行戰役協同。比如,1948年8月,華東野戰軍主力、華北軍區一部已實現跨區作戰。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部隊總兵力也由原來的127萬人發展到280萬人。整體作戰態勢表明,解放軍更大規模的跨區作戰和不同建制部隊之間的戰役協同成為發展趨勢,迫切需要統一指揮、統一編制,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統一的后勤保障體系。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建軍500萬,在解放戰爭第3年開始實行正規化建設任務。 中央軍委根據中共中央要求,于1948年11月1日頒發了《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稱:“番號排列數目為70個軍210個師,內中空額,留待今后建立新的軍和師時補足。”這就是解放軍歷史上70個軍的番號由來。 70個軍番號只用了67個 從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施統一番號,全軍使用了51個軍番號。3月,又使用了6個軍番號。這樣,先后使用了57個軍番號。后來又使用了10個軍番號。 70個軍番號至今尚未使用過的有3個,它們是:第五十六軍、第五十七軍和第五十九軍。(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