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香格里拉縣尼西鄉黨委副書記小達娃終于經受不住連日的勞累,累倒在尼西鄉幸福村抗震救災指揮部。等到蘇醒過來,小達娃悄悄拔去了靜脈輸液針頭,仰頭一口氣將一瓶鹽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當他邁出指揮部帳篷時,駐守幸福村安置點的醫生看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感動得潸然淚下,年輕的女醫生無奈地看著小達娃的身影消失在村莊的盡頭。 地震期間,這位基層干部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救災困難最大、最艱險的地方,他被受災群眾親切地稱作抗震救災的“鋼鐵戰士”。 “8·28”、“8·31”地震發生以來,9天8夜小達娃幾乎都在懸崖落石間穿梭;安撫村民、協助部隊運送物資、摸清災情。在災難面前,他并非沒有牽掛,在他的身后有家庭有子女有父母,在他的家鄉建塘鎮同樣受到地震的影響,而他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 “8·28”地震發生后,巴拉格宗景區成為一座“孤島”。道路、通訊中斷,受災情況無法得知。為摸清受災情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派出小分隊進入景區。熟悉地形的小達娃主動請纓,與其他4名小分隊隊員趕赴巴拉格宗景區。 在逐漸接近景區腹地時,一個個場景驚呆了小分隊一行:電線桿被攔腰砸斷、滾落的石頭將景區公路砸出一個個大洞…… 眼前的景象沒有嚇倒小分隊隊員,反而堅定了他們進入景區的決心。經過3個多小時的徒步,景區被困人員終于看到了小分隊的身影。來不及喘口氣,小達娃就被游客圍在中間。他們要問的問題太多了,小達娃都一一解答并進行安撫,同時在第一時間向外發出了巴拉格宗景區的消息。 巴拉格宗景區公路一側是山體,一側是湍急的水流,如有余震襲來便無處藏身。如果說進入地震中的巴拉格宗景區峽谷是走在鬼門關,那么在余震不斷的景區公路上清理路面可以說是在鬼門關前游走。 匆匆吃過午飯,小達娃、尼西派出所所長魯建國、巴拉格宗景區指揮部負責人就指揮推土機清理路面。前方落石不斷,小達娃指揮的推土機停停走走,異常艱難。從太陽當頂到傍晚風吹黃沙漫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小達娃沒有退縮,始終站在一線。 直到當天19時,5輛載著受困群眾的大巴車將游客安全送出景區。21時,小達娃才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景區。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在地震發生后,從清晨5點左右小達娃就已經和民政干事唐樹生一起走過了形朵、納哈、奔東、上橋頭等6個村民小組對群眾進行及時疏散和安撫。 8月31日上午8時04分,5.9級的地震襲來。強烈的震級使尼西鄉村民再次經歷了家園被毀、道路被阻的災難。指揮部在震后幾分鐘就召開了“8·31”地震后的第一個緊急會議,做出計劃分三小組進村察看災情。 上橋頭村民小組依山而建,整齊的村落層層疊疊。地震和頻繁的余震使村子背靠的大山隨時有山體崩塌的危險?!?·28”地震以來,沒有人敢踏入村子一步。村民們暫時居住在崗曲河對岸的安置點。 小達娃又一次自告奮勇前往最危險的上橋頭摸清受災情況。 在第一時間,小達娃對村民進行撫慰,并將災情及時傳回指揮部。震后10多天,當小達娃第一次回到尼西鄉政府,撩起身上的衣衫時,全身上下都是被擦傷或是撞傷的淤青。 小達娃說:“在地震面前,我也恐懼,但是面對更需要幫助的群眾,我必須堅強?!?span>(和金蓮 李曉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