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消失的地平線》讓“香格里拉”蜚聲中外;一次尋覓讓“香格里拉”落戶迪慶。而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讓夢中的“香格里拉”照進迪慶現實世界。 “保護就是最好的開發” 云南迪慶州是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區。域內垂直高差達5000多米,“香格里拉”的桂冠,讓多少人心向往之。盛名之下,迪慶卻是云南省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區之一。美麗與貧窮的“兩張面孔”,在迪慶尷尬地共存。 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尤為突出,如何突破?州委書記張登亮態度鮮明:“在迪慶,保護就是最好的開發!”他舉例說,普達措國家公園以“最小的破壞”把基礎設施做好,今年暑期日均接待游客過萬人次,簡直就是“綠色的印鈔機”。 迪慶地處“三江成礦帶”腹心地帶,是全國十大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到目前共計發現銅、鎢、鉬、鉛鋅等30多種礦,有礦床礦點300多處。許多還達到大中型礦床的規模。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底下,就埋藏著一個巨大的鉛鋅礦。其實迪慶想“邁大步”也簡單,讓礦產資源“有水快流”就是。 但迪慶州談環保不含糊,干起來不猶豫。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對小礦井治理整頓:維西縣依法清理了37份探礦證,德欽縣取締了無證探采礦5家,炸封礦井11口,香格里拉縣清查了52家探采礦企業。對于梅里雪山腳下的鉛鋅礦“寶藏”,州里連前期工作都不做,以后也“永不開發”。 根據規劃,香格里拉不走“攤大餅”的路子,“不求大但求精”,到2030年人口規模預計才20萬人??h城布局“東擴西控、南延北限”,堅決避開納帕海景區和農牧景觀區。 “以開放來促進開發” 一方面坐擁世界級的旅游、生物和礦產等資源,一方面發展基礎依然薄弱。后進地區如何面對發展的“落差”?迪慶的答案是:以開放來促進開發,而非“窩土掌房里喝酥油茶”。 德欽縣瀾滄江邊有個布村,是通往梅里雪山景區的要沖,給追一家住在路邊。村里有種葡萄的傳統,靠著當年法國傳教士留下的手藝,給追家里擺滿了自釀的葡萄酒。南來北往的游客經過,也帶來了不小的商機,光是賣自釀葡萄酒一項,給追家年收入就有六七千元,“快趕上撿松茸的收入了”。 迪慶州狹長的瀾滄江河谷,正在成為一條“葡萄山谷”。奔子欄鎮副鎮長達瓦此理介紹,全鎮有兩千多畝“赤霞珠”葡萄,年產值400多萬元。州里引進法國酩悅軒尼詩酒業公司,生產全球頂級的冰紅葡萄酒,讓好葡萄打入全球市場。 對外合作開發,迪慶舍得拿出優質資源。今年5月17日,州政府與云南省城投簽約:城投集團收購迪慶州旅游發展公司51%的股權,以換取迪慶旅游更好的發展。 從地圖上看,迪慶正好位于滇川藏三省區交匯的中心點,到昌都、昆明和西昌的距離大致相當。去年迪慶引進州外實際到位資金94億元,增長17.3%,同時向千萬人次的游客敞開懷抱。 “政府要做好服務不添亂,不要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迪慶州長黃政紅說:“我們主要是搭好臺子、守好邊界?!?/p> “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2012年,迪慶州取得4個突破:GDP首破100億元,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旅游人次突破1000萬,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40萬人次?!皵底趾每戳?,群眾就滿意了嗎?”州領導頭腦清醒:迪慶要跨越發展,更要長治久安。 在德欽縣升平鎮霧濃頂村,洛桑丹增家的房子很氣派:同時裝得下190多人過節聚會。挖蟲草一年收入兩萬多,撿松茸收入上萬,還有兩輛搞運輸的大卡車,洛桑家的日子很紅火。 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迪慶州實施了集中辦學、農牧民學生救助、高原游牧民定居等一批民生工程,全州所有村已通公路,村通電率近99%。 記者在迪慶州宗教局采訪,副局長栢林德介紹說:“我們在寺院里推行了城鎮低保和‘新農合’、‘新農?!?,把僧人的合法權益落到實處。” 德欽縣升平鎮鎮長馬彩花說:“群眾認識我們的黨,主要是看身邊的干部和身邊的事?!钡蠎c州連續7年開展了千名干部進村入戶(寺)活動,讓“香格里拉”永葆安寧和諧。 ( 人民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