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實施項目建設年和作風建設年側記 經濟總量小、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渠道少、難度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突出是維西的基本縣情。 如何加快發展?怎樣滿足群眾的強烈愿望?如何與全國全省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道道難題擺在維西縣各族干部群眾面前。 面對困難和問題,維西縣委、縣政府亮出了“利器”:開展作風建設年、項目建設年活動,轉變干部作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 為把作風建設年、項目建設年活動的要求落到實處,今年以來,維西縣委、縣政府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和考評工作,健全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績效考評結果運用,確保縣委各項決策部署執行有人、執行有責、執行有方、執行有力,切實加大機關和干部工作作風的整頓力度,嚴格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三項制度”,強化問責力度,堅決追究工作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的責任,真正“問”出干勁,“問”出業績,“問”出政府效率。該縣健全完善行政效能監督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努力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長效機制。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用人導向,加大治庸治懶治散力度,堅決整治辦事拖拉、頂著不辦、“吃拿卡要”、以權謀私等“頑癥”,堅決處理不履職、不依法辦事的單位和個人,切實提高辦事效率。 環境影響發展,服務創造優勢。維西縣各級干部牢固樹立發展為重、服務至上的理念,按照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繼續精簡和壓縮會議和文件,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切實簡化審批程序,積極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提高行政效能,著力構建程序簡化、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各部門、各鄉鎮主動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嚴厲查處破壞投資軟環境的人和事,不斷優化發展軟環境。 作風建設出成效,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重點建設項目落地開花,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群眾在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瀾滄江干流、支流電站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有序推進,濱河路、幸福路、大彎壩旅游片區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今年1-9月維西縣在建項目有87個,已竣工投產項目有26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有64個,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357172萬元,同比增長28.96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4.89%。 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民生。今年9月末,維西縣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236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6%,其它非營利性服務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者報酬10872萬元,同比增長40.8%。據抽樣調查,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91.58元,同比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5.02元,同比增長10.6%。(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