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解大欽) 近年來,開發區在產業結構調整進程中,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一方面從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著手,另一方面從加強農村種植業、畜牧業科技服務,強化優良品種引進推廣著手,全力推進該區農牧業經濟發展。 加強青稞、玉米、小麥、藥材等重點產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促進訂單農業、特色農業發展步伐。2014年,開發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4950畝,其中青稞885畝、冬小麥855畝、玉米2415畝、其他作物795畝。該區通過與企業溝通,確保冬青稞實現全面收購。目前,冬青稞的平均畝產量達到437公斤,平均畝產值達1311元。 通過與迪慶良種種業公司、迪慶州種子管理站合作,在新仁中片實施青稞高產創建、雜交玉米良種繁育共計1208畝;與州植保站銜接,在拉馬落上組進行雜交玉米高產示范中心160畝,并多次邀請州植保站專家開展玉米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知識講座,促進村民玉米種植技術提升。 山區中藥材種植是開發區促進貧困群眾脫貧步伐的一項重要手段。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該區通過動員群眾,項目帶動等措施,實現禮仁山區中藥材種植面積40畝,拓寬了山區群眾脫貧途徑。為確保產業順利推進,指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跟蹤服務,從技術層面確保項目推進的質量和進度。 另外,該區還組織技術人員到維西、麗江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與三江生物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調整了53畝農田進行附子種植,與公司簽訂銷售合同,以訂單農業實現農民增收。 2014年,動物疫情高發,開發區畜牧業遭受了一定損失,為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開發區管委會強化疫情監測和報告,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嚴格執行疫情巡查排查報告制度,對可能存在的疫情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并加強免疫效果監測工作,在定點檢測的基礎上,擴大監測范圍、數量和頻次。廣泛開展消毒和驅蟲工作,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另外,該區結合春防,開展消毒滅源工作,對重點地區、交易場所等區域擴大消毒面積,提高消毒效果,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消除疫情隱患。加強免疫檔案規范化建設提高防疫管理水平,強化畜禽規模養殖場和散養戶的免疫檔案建設。同時,嚴格實施村級獸醫防疫員制度,通過在職獸醫人員對接一名村級防疫員的方式,促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全年共計開展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口蹄疫三針兩同步免疫注射20768頭(次),牛口蹄疫373頭(次),羊口蹄疫2657頭(次),禽流感30104羽(次)免疫注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