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鐘文芳) 近年來,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圍繞以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總目標,提出了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打造尼西品牌的發展思路,以特優農產品尼西雞及反季蔬菜業、文化生態旅游業、水電產業、個體民營產業為重點產業建設。重點抓好基層黨建與扶貧開發工作的有效結合推進黨建與扶貧,成效明顯。 抓隊伍建設,突出作用發揮。為加強村“三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尼西鄉依據各村實際情況調整、選派4個行政村黨總支書記,配強配齊村“三委”班子成員。目前,全鄉4個行政村中,有3個村總支有大學生村官,其中2名在村總支任副書記一職。2014年,縣委下派8名新農村指導員,其中有2名擔任總支常務書記,充分發揮了常務書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大學生村官的作用,為該鄉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整鄉“雙推進”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重視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提升,積極參加省、州、縣組織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業務培訓,組織開展村總支書記到其他鄉鎮學習交流和小支部書記黨建業務知識培訓,舉辦核桃種植管理、重大動物防疫等農村實用技能培訓,使每名農村黨員都能夠掌握1至2門以上的實用技術,充分發揮廣大農村黨員在各項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抓陣地建設,改善基礎設施。為滿足群眾的生活文化需求,尼西鄉黨委政府將陣地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列為重點工作。按照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要求,在縣委組織部支持和指導下,2014年新建村黨總支活動場所2個,新建村支部活動場所3個,同時在各村建立了遠程教育站點,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了保障。全鄉47個村民小組全部實現通組公路,里程達189公里,完成83000多平方米的衛生路建設及38.3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形成便捷的鄉、村、組交通網絡;完成全鄉22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架設管道31000米,解決36個村民小組663戶3393人,3976頭(匹只)大小牲畜的用水困難問題;全面完成農田引水溝渠81.6公里,田間渠系103公里,3370畝農田用水基本得到保障;完成39個村民小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群眾安全用電得到基本保障;累計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63戶、危房改造與抗震民居工程894戶、易地搬遷工程159戶,受益人口達4033人,農村人居環境條件進一步改善;修建衛生廁所17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39盞。 抓品牌打造,搭建推進平臺。積極調整產業發展思路,根據鄉鎮實際情況,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進特色種植業,逐步向產業化發展。截至2014年末,全鄉已建成蔬菜大棚101個;種植高原冬早馬鈴薯3370畝;建設尼西小樹辣種植示范基地100畝;建成油橄欖種植基地130畝,種植3510株。根據旅游業發展情況和目前市場發展的需要,在組建成立“尼西黑陶有限責任公司”、“尼西龍霸旅龍木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通過由黨員致富帶頭人、陶藝傳承人孫諾七林、郭軍華等以公司加農戶的產銷形式,充分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其中,逐步改變了尼西黑陶、木制工藝制品零星生產、形不成規模、市場占有率低的狀況,不斷開拓市場。大力實施尼西雞保種繁育項目,聘請縣農牧科學技術局專業技術人員指導項目實施,在湯滿村湯堆村民小組確定了一戶尼西雞養殖戶作為項目實施點。到2014年底,尼西雞養殖示范戶達14戶,年均出欄率為9萬只,尼西雞養殖從零星戶發展到合作社。目前,已有17家專業合作社初具規模并已產生經濟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