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石顯堯) 日前,記者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吾竹村采訪看到,金黃的田壩里有收割機收小麥,拖拉機犁田,有農戶收割油菜,不少農戶播種玉米……各種聲音匯集成一部交響曲回蕩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副農耕的美景,展現了農家人的豐收、幸福。 趁收割機放糧的間歇,記者與駕駛員尹中紅話農事。他說,每年這時節是農戶最繁忙的時候,不僅要搶收小麥、青稞、油菜等作物,還要搶播玉米、種植煙苗。近年來,收割機、旋耕機等機械投入使用到田間,農戶輕松了不少。以前每畝地靠人工收割、運輸、晾曬、脫粒等工序,需要七八個工時,現在機械操作,每畝地花150元就把小麥收割、脫粒完,直接拉回家晾曬、收儲就行了,即節約勞力、又方便快捷。 剛把自家小麥收割完的農戶崔福壽告訴記者,平時他在縣城打工,到農忙季節才回家幫忙,他家4畝多小麥一個上午就收完了,今年收成不錯,每畝小麥產量應在千斤以上。現在村里像他一樣“半職業”的新型農民為數很多,他們除應付家里的農活外,大多時候在城里打工掙錢,一年下來,全家收入也有五六萬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正在隔壁播種玉米的尹慶蓮大媽,隨口向記者說起了現在的農事。她說,以前農忙,家里的勞動力起早貪黑都不夠用,現在種田輕松多了,繁重的農活大多讓機器干了,就算是農忙季節,好多農民只做半天農活,下午就休息了。現在當農民比城里的干部還要安逸,孩子讀書有補助,老人領補助,農民種田也有種子補助……黨和政府的政策真好!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在農村,衛生路修到了家門口,家家戶戶看上了新聞聯播,用上了自來水、太陽能,還有部分農戶開通了網絡,坐在田間地頭通過手機賣起了山貨,同時買來了科技產品。”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著,從大家燦爛的笑容里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喜悅、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