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州 “千促”活動綜述 3月9日至5月15日,全州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抓宣傳教育、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抓環境綜合整治、抓惠民政策落實、抓社會和諧穩定、抓基層組織建設”六項任務,開展了新一輪“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千名干部下基層推進美麗迪慶建設”活動,活動亮點頻現,進一步鞏固我州系列“千促”活動成果,促進干部進一步改進作風,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達到了預期目標。 統籌協調 措施到位 3月9日,全州“千名干部下基層推進美麗迪慶建設”活動暨第九批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下派動員大會在州委報告廳召開。新一輪“千促”活動啟動后,根據《中共迪慶州委辦公室、迪慶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州開展“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千名干部下基層推進美麗迪慶建設”活動方案〉的通知》,各縣(市)和開發區、各鄉(鎮)及時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辦事機構,召開了動員會議和工作隊員培訓會議,為“推進美麗迪慶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千促”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時間步驟和工作要求,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指明了方向。全州各級各部門加強統籌協調,抽調各級干部928名,組成30支工作隊、189個工作組,進村(社區)入戶開展工作,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人員保障。為嚴明工作紀律,嚴防活動走過場、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在成立州委“千促”活動督查組的基礎上,各縣(市)、開發區和維西縣各鄉(鎮)成立了督查組,對轄區內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并將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鄉(鎮)黨委和各村工作組進行反饋,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為全面、客觀、準確地評價各鄉(鎮)和各部門開展“千促”活動情況,在州委、州政府把開展“千促”活動納入州級部門年度目標督查管理的基礎上,各縣(市)黨委、政府和開發區把“千促”活動納入單位年度目標督查管理的內容,及時制定下發了“千促”活動和領導掛鄉、部門包村目標督查管理考評辦法,并成立了考評組,對各鄉(鎮)、各部門開展“千促”活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考評,使活動做到了有始有終。 六抓六促 為民辦實事 抓宣傳教育,促人心凝聚。各工作組結合實際,創新載體,通過召開黨員會議、群眾大會、村民會議、入戶宣講、張貼宣傳標語、制作宣傳欄、發放宣傳材料、播放科教愛國影片等形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全州共召開各類宣講會議4621場(次),張貼、懸掛標語9254條(幅),發放宣傳材料60783冊(份),受教育群眾達219163人次。通過宣傳,極大地增強了全州各族群眾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國夢迪慶篇章的信心和決心。各級各部門充分運用報刊、電視、網絡、手機等平臺,加強宣傳報道。云南網、漢豐網、云南經濟日報等媒體刊發報道10余篇,云南電視臺、康巴衛視播出新聞9條;迪慶日報、香格里拉網刊發報道100余篇;迪慶廣播電視臺播報新聞100多條次,《關注》和《民生觀察》欄目中推出專題4期;縣級電視臺播報新聞近100條;手機信息平臺編輯發送信息45條;州、縣、鄉、村四級工作組共編寫簡報1400多期,為活動的開展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抓整改落實,促作風改進。一是廣大工作隊員把“千促”活動與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措施結合起來,與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深入村組、深入實際,走訪群眾,調查了解村組基本情況、存在的困難問題以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協同鄉(鎮)、村抓好各項中心工作,積極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切實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二是配合縣級部門和鄉(鎮)加強村級為民服務站、村組為民服務中心的建設,協助完善便民服務措施,進村入戶開展便民服務,解決了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了為民辦事、為民服務水平。三是積極幫助各村黨總支進一步梳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查找出來的各項突出問題,并督促各村“兩委”按照整改清單的內容完善各項制度,全面落實整改事項。如維西縣攀天閣鄉新樂村工作組結合當前農村工作的實際需要和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本著務實、管用、高效的原則,對現有制度進行了“廢、改、立”,幫助村“兩委”建立了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十項具體服務措施和服務群眾三項機制,確保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有制度保障。四是各工作隊加強隊員日常管理,要求工作隊員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尊重民族風俗和百姓生活習慣,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不奢侈浪費,不收受饋贈,不給村組和群眾添加負擔。充分發揮了黨員、國家干部的表率作用,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抓環境綜合整治,促城鄉面貌改觀。一是強化“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迪慶”行動宣傳,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州迅速形成了“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強大輿論聲勢,增強了廣大群眾美化和維護環境的意識,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積極性。二是組織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各鄉(鎮)、村(社區)、村民小組積極組織發動群眾打掃村莊內外、道路兩側、公共場所、河道周邊亂扔亂丟的垃圾,通過填埋、焚燒、回收等方式集中清理,對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污水亂排等現象進行全面治理,城鄉衛生環境、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全州共組織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近3000次,參與群眾超過10萬人次,整治亂扔亂倒垃圾點1650個,清理垃圾近1萬噸。三是在推進農村垃圾池、公共廁所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爭取資金,發動農戶,推進每戶1個簡易垃圾池、1個簡易廁所建設,共建成垃圾池、垃圾分類堆放點5900多個,建成衛生廁所近1500個,為從源頭上治理城鄉“臟、亂、差”創造了條件。四是協助鄉村建立健全集鎮、村組生活垃圾集中清運處理制度、衛生清潔日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生態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單位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并形成環境衛生整治的長效機制。五是組織群眾開展義務植樹,共植樹造林159萬多株。六是積極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愛路護路,從我做起”“保護路產、維護路權”等宣傳活動,清除違建招牌,整頓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和攤點亂擺亂設等。 抓維護穩定,促社會和諧。一是深入各村組、教堂(點)、寺院,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反分裂、反邪教及禁毒防艾等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二是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從源頭上消除影響和諧穩定的各種矛盾隱患,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加強各項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和引導群眾學法用法,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四是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各級群防群治維穩組織和措施。五是通過推進善行義舉“四德”榜建設、宣傳村民道德行為規范“十不準,十提倡”、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娛樂活動,提升城鄉群眾文明素質。 抓惠民政策落實,促民生改善。一是宣傳糧食補貼、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生態公益林補償、草原生態補償、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城市)低保、農村(城鎮)養老保險、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農政策,把黨在新時期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傳達到千家萬戶。二是努力幫助群眾解決春耕備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障春耕生產有序進行。三是積極協助鄉、村兩級做好農村安全飲水項目測量、2015年度低保的評定、大小牲畜疫苗接種、危房改造和養老保險、新農保、能繁母豬、玉米等種養殖保險的收繳工作等。四是看望慰問困難群眾,為貧困學生、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共看望慰問困難黨員、群眾近7000人,發放慰問金和物資近200萬元。五是積極幫助基層協調、整合項目和資金,引導群眾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解決駐地群眾行路難、飲水難等實際困難。各工作組共為駐地群眾辦實事近2000件,爭取項目340多個,爭取項目資金達2700多萬元。六是開展農業科學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共舉辦農科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26次,培訓農民2400多人。七是認真研究駐村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幫助駐村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157個。 抓基層組織建設,促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一是組織廣大黨員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新論述、新部署、新要求,學習《高德榮》等先進人物典型,組織開展了260多場次村總支書記、支部書記及黨員群眾參加的黨員培訓,有效提升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基層干部處理復雜問題、服務基層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幫助村(社區)完善議事規則,規范工作程序和坐班值班等制度,推進依法治村、民主治村,建立村級干部正常在崗履職機制,推進基層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協助村(社區)黨總支做好強基惠農“合作股份”項目選點。四是建好管好用好黨員活動室,把活動室建設成為黨員群眾學習教育活動的陣地,成為宣傳群眾、團結群眾、加強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場所,使活動室發揮應有作用。五是協助村(社區)做好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現場推進會籌備工作。六是幫助駐村建立、完善并嚴格落實村規民約和各項管理制度,推進依法治村、民主治村,共幫助駐村制定和完善制度328個。(和啟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