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清潔隊員合影。 清潔隊行程250公里,清理垃圾150噸。 區域協作聯動勢在必行 迪慶境內的梅里雪山景區管理局,曾7次組織人手清理外轉環線的垃圾,也只解決了垃圾存量的問題,龐大的增量早已使環境不堪重負,外轉秘境生態岌岌可危。西藏境內由于尚未開發梅里雪山的旅游,導致無部門、無經費、無人員清理香客、游客在環線無人區內遺留的垃圾,頂多也是村民義務清理,沒有分毫的經費保障。左貢縣碧土鄉來得村委會主任定主坦言,該鄉由于沒有旅游開發,垃圾問題很少人過問,而今年僅從來得村翻越說拉埡口的迪慶籍香客就達到了30多萬人次(周邊藏區香客大多從碧土鄉入藏回鄉)。垃圾問題成為困擾該村的一個難題。每日數以幾千計的香客、游客所帶來的消費對于沿線的村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脫貧致富發展的良機,在察隅縣阿丙村家家戶戶辦客棧、小吃店,屋舍氣派,家電齊全,村容整潔,越來越多的村民正從外轉中受益增收。 既要算經濟賬,更要算生態賬、安全賬,沿線摩托車載客經營問題更是無規無序,但對于耗盡體力的香客、游客來說卻是一大福音。對此,州梅里雪山景區管理局局長白瑪康主建議在德欽境內的查里桶檢查站設立針對進入外轉環線的游客保險點,保障游客必要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記者統計,外轉環線上遺留的垃圾70%以上為飲料、瓶裝水瓶,均為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禁白”勢在必行,云南、西藏兩省區立法外轉環線“禁白”,通過建立區域協調聯動“禁白”機制,依托各自的外轉入境檢查站查驗宣講“禁白”措施,同時,推出設計美觀、攜帶方便而又具有紀念意義的牛皮、帆布水袋以供替代。沿途經營戶售出的瓶裝水實現就地灌裝,空瓶由各經營戶負責處理,再輔以專人分段負責清理生活垃圾,如此外轉環線的生活垃圾將極大減少。州梅里雪山景區管理局建議,將沿線客棧經營納入規范管理,嚴格限制濫采亂伐,減少薪炭林消耗。對沿途小賣部售出的商品環保指標做出嚴格的限制,教育引導經營者出售環境壓力小的商品。同時在集中懸掛經幡點樹立懸掛支架等,有效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消耗;針對無人區接連發生的幾起香客、游客失蹤事件,該局建議加大沿途的通信覆蓋力度和完善行路標識標牌,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地處三江并流腹地、大香格里拉核心區的外轉環線對于云南、西藏兩省區的地方政府、村民以及每年近百萬計的香客、游客而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人間最殊勝的凈土”,大梅里雪山景區的各州市同氣連枝、山水相連、人文相近,唯有云南、西藏兩省區毗鄰地區真正作為命運共同體,利益攸關方,切實盡快把解決外轉環線生活垃圾以及安全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形成一致、有效的長遠機制,外轉環線的生態人文環境才能得到改觀,香客、游客才會越來越多,沿線村民也才能實現長遠受益。(香格里拉網記者 安永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