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來臨,香格里拉市江邊春回大地,桃紅柳綠,江水湛藍。我們又到大伯家,親人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過大年。 以前大伯三口之家和爺爺、奶奶生活,家里只靠種田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我們回去過年帶著衣服、菜蔬、糖果糕點,還要準備點老人的生活費。回家過年的人一多,晚上睡覺時,小孩、大人要擠在土基房的木床上,上廁所要去很遠的菜地里,生活起居都很不方便。 今年回去,大伯家生活條件有了改觀,建蓋起了三層的新房子,每個樓層都有衛生間,用上了席夢思床,并且還設計了3個標準間。 聽大伯講,在黨委政府關心下,農村建新房給幾萬元的補助款,加上這幾年他種植烤煙、藥材、葡萄、養羊有了存款,于是年前投資30萬元建設的新房順利完工。 他家的新房用上了太陽能熱水、衛星電視和無線網絡。“去年,我家更新了衛星電視接收設備,政府還減免了部分費用,現在可以看到40多個臺的衛視節目。”大伯說。有了無線網絡,幾個侄女開心地玩起手機QQ,和同學聊天。 大伯用家里6分多的自留地種植了葡萄,品種分為水果葡萄和釀酒葡萄。水果葡萄成熟了,街天可以出售。釀酒葡萄則自己加工葡萄酒,有老板上門來收購。他還用小麥、青稞做農家樂白酒,因為酒醇味好,十分好銷。這些收入就夠他全家鹽茶醬醋開支。 “孩子上學開支大吧?”我問。 “小孩在鄉中心小學免費就讀,政府負責吃住和學費,吃、穿、住都不用操心。”大伯高興地說。現在的惠民政策太多了,爺爺奶奶80多歲了,還可以每個月領到政府給的生活補助金。 過年期間,我們七手八腳殺了一只大伯養的生態羊,拔來地里的香茅草,用大鍋煮了帶皮羊肉,然后邀請了三親六戚來聚餐。吃飯的3桌親戚把酒話桑農,相見敘親情,歡聲笑語充滿了農家小院。 正月初七,我們計劃去蒼洱三日游,邀請大伯一家參加。他從關牲畜的后院里開出一輛嶄新的長城SUV,看我們瞪眼的樣子,他說:“前年出售烤煙、藥材有了點錢,老人家說想去雞足山玩,就買了車,帶他們去實現這個心愿。”于是,我們幾家人組成一個小團隊,浩浩蕩蕩沿大麗高速到洱海邊,又順著環海公路逛了一圈,一路上吃海魚、看海鷗,還坐洱海之星號游船,到小普陀、風情島游玩,好不愜意。 正月十二,我們3家人依依不舍地離開大伯家。每家人車里都裝滿了大伯家送的核桃油、土雞、火腿和時鮮菜蔬。我們想,要是我們在農村也有一塊地,就可以種菜、養豬,過上和美的田園生活。難怪現在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都打算返回農村,農村生活確實讓人向往。(香格里拉網記者 高劍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