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巴迪鄉捧八村見聞 干凈的水泥路直通農家小院,金色的花海點綴著山野田間,粉墻青瓦的新居輝映在綠樹叢中,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農戶院中,左鄰右舍談論家長里短的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討論各類惠農政策和如何選準產業實現增收致富,呈現一片新氣象。 捧八村捧八組的和紅英在與記者的閑聊時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好!這段時間,我在村里聽村總支書記介紹得知了精準扶貧有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有這么好的發展機遇,我也打算找個門路,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捧八村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寨。近幾年來,維西縣各級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轉變思路,創新發展方式,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各項惠民工程,在有效改善捧八村人居環境的同時,積極帶領藏族同胞增收致富。 抓落實促民生 切實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現在我們家條件改善了不少,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還能用電飯煲煮飯,家里的衛生條件也改善了,這些變化都是黨的政策好,是黨和政府對我們少數民族的關懷。”捧八村民小組的扎史永追說。 近年來,為確保黨的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在捧八村落實到位,各級黨委政府著力在解決問題、務求實效上下功夫,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捧八村先后投入各類項目資金近150萬元,完成全村危房改造98戶、全村扶貧專項安居15戶、深度貧困村專項安居15戶、民族團結示范戶12戶、畜圈改造完成114戶。各類項目資金的不斷投入,項目建設不斷完善,使整個捧八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完成了捧八組2.6千米2100立方米擋墻的機耕道路建設,改善了捧八組61戶,261人出行難問題;先后實施的捧八組4000米藏區安全飲水工程,鋪設普底組2.5千米引水主管道、4千米分水管道,有效解決了132戶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當前,全村農網改造已全部實施完成。 抓產業促發展 切實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全村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整體水平,最終實現“一村一品”目標,捧八村按照“黨員帶頭、群眾自愿”的原則,立足于村民收入低,無力解決中藥材種植所需生產資料及相關技術的實際,多渠道籌措資金71萬元,為村民墊支種苗、化肥、薄膜等所需款項,并由村“兩委”牽頭,聘請技術人員培訓、管理,積極與維西縣康洛中藥有限公司聯系,按照群眾分散種植,村“兩委”統一回收成品的“公司+合作社+支部+種植戶”的模式大力發展優勢農業,全村共完成秦艽種植近390余畝、紋黨參種植80余畝。 “現在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種藥材就能賺到錢,農忙時還可以在家幫幫忙,而且現在賺的錢不比以前少,還能照顧到家里,這種事以前想都不敢想!”藥材種植戶金國星說。 抓文明促和諧 切實提高群眾文明素質 捧八村黨總支書記周云劍說:“我們在平時和節慶日都會組織村民開展文體活動,村民們打籃球、跳民族健身舞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這幾年,捧八村基本看不到聚眾打麻將和玩牌的村民了,大家都有事情做,沒時間搞這些庸俗娛樂了,這樣的風氣我們要繼續保持下去,以后我們還要在組織村民活動上下功夫,一方面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多種文體活動需求,另一方面凝聚黨群干群關系,促進村民團結和諧”。 捧八村黨總支始終堅持“穩定是第一責任,發展是第一要務”工作理念,重視維穩工作,把組織開展“春節”“三八”“重陽節”等活動和政策宣傳工作相結合,在開展文藝演出,籃球比賽、射弩比賽、拔河比賽等項目的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宣講活動,既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政策的宣傳率和群眾的知曉率。 該村還把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作為推進“四德”工程建設的有力抓手,深入開展諸如“好媳婦”“好婆婆”“好女婿”“和諧鄰里”“誠信經營戶”“誠信種植戶”等評選活動,張榜公示“四德榜”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典型人物、好人好事進行,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感召身邊人,營造出全村上下士氣高昂、精神振奮、團結拼搏、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全村無一例上訪事件及重大惡性案件發生、無重大交通事故、礦山安全事故和森林火警火災發生。 “這幾年來,我們村的變化還是很大的,以前我們捧八組里有一些農戶家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老樓房,大多年久失修,部分還成了危房,遇下雨天,屋外大下,屋內小下,我家到村委會那段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別提有多難走。如今,黨和國家政策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房子進行了改造,通組公路也修到了家門口,出門辦事方便多了,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以后會越來越好。” 捧八組的和美秀大姐告訴記者。 捧八村正在黨的領導下悄然發生的變化,各種強農惠農政策的有效實施,必將使少數民族新農村的建設再上一個臺階,給更多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張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