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家住德欽縣奔子欄鎮玉杰村尼都小組的扎史拉姆正在給自家的青稞地澆水,她說:“今年修建了灌溉溝渠后給地澆水比以前省事不少。以前澆水可不是這樣,我們要走六七公里山路去引水,水小,種田灌溉十分不方便。” 今年,水利項目作為德欽縣精準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得到有效實施,提升了飲水安全、灌溉效益和節水效率,自來水進村入戶替代了馬馱人挑,荒灘、死角變成了灌排暢通的農田,水利投入使農村群眾成了最大受益人,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精準扶貧、水利資源均衡配置。 2016年度,德欽縣精準扶貧水利項目計劃總投資8632.38萬元,共95個項目點,現已基本完工。項目涉及7個鄉鎮、12個貧困村、6個非貧困村。其中,農村安飲鞏固提升項目33個點,總投資1204.4萬元,計劃解決1294戶6468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農田灌溉工程62個點,總投資7427.98萬元,項目實施后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048畝,改善灌溉面積10248畝。 村民培楚拉姆感嘆:“小時候,我們要趕著驢馬到山下取水,一個來回半天時間,水不干凈不說,還累人,現在好啊,水龍頭一擰,自來水就有了,這是黨的好政策帶給農牧民的福音吶,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根據“千噸萬人以上工程劃定水源保護區,千人以上工程劃定水源保護范圍”的原則,該縣水務局結合實際劃定水源重點保護區8個。今年涉及項目的水源全部進行了水質檢測,共檢測水源點33個,除部分水質微生物超標外基本達到飲用水標準,對不合格水源進行了水質處理后,全部達到飲用水標準以上。在管理上,德欽縣以鄉(鎮)級成立水管站,村級成立以各受益村組成的用水協會分會,受益村組則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各地實際的管理制度,明確產權歸屬、責任主體等,使管護體制機制逐步完善。據悉,截至12月初,該縣解決農村集中供水33件,供水率達60%。到2016年末,德欽縣自來水普及率預計達90%,供水保證率93%,供水水質達標率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60%。 玉杰村尼都小組的變化是德欽縣2016年水利精準扶貧項目惠民生的縮影。該縣借助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為貧困地區提供了可靠、穩定的水源,缺水鄉村的燃眉之急得以緩解。“水的問題解決了,就抓住了擺脫貧困的牛鼻子!”解決吃水、灌溉問題或將催生依靠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裂變”效應。今后,借助節水灌溉技術,德欽縣各鄉鎮優勢特色產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民致富的路子將會越來越多。(王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