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思廣益謀發展 匯聚力量促和諧 自政協德欽縣第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該縣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把促進科學發展作為政協履職的第一要務,把關注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協履職的重中之重,切實發揮了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履職腳步更加穩健有力。 協商議政 謀科學發展之道 4年來,縣十一屆政協常委會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智力密集的優勢,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著重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民生改善、兩個五年規劃和人民政協工作等方面開展協商討論。屆內,共召開全體會議4次,常委會議17次,主席會議30次,形成了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等多層次、多渠道政治協商的良好格局。自縣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縣政協常委會圍繞地方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民生領域等議題,每年選取2至3項重點課題,在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主動與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專題協商,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4年來,該縣十一屆政協常委會就促進改善民生等問題進行協商討論,特別就德欽縣“十三五”規劃編制、梅里雪山文化年及《“扮靚德欽”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等重大議題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召開界別聯組會議等形式進行協商討論,委員們不回避問題,不繞開矛盾,在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中形成“睿智之言”和“務實之策”,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參考。在每年全體會議期間,政協圍繞兩個五年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建設六個德欽、構建六個家園”等事關全局的重大事項和涉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協商討論,為推動德欽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獻計獻策,使政治協商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之中,有力地促進了協商議政水平的不斷提高。 統籌協調 履職實效凸顯 德欽縣十一屆政協常委會會同縣政府每年都較早地召開提案辦理工作部署會議,會后,縣政協提案委根據提案審查立案情況,及時邀請縣委辦、政府辦和縣政府法制局負責人,共同分析研究提案特點,確定提案承辦單位、提案辦理方案和重點,并主動與各承辦單位聯系,采取登門催辦、電話咨詢、通報情況等形式,督促提案辦理工作盡快落實。屆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各專委會共提交提案296件,立案284件,提案辦復率為96%,面商率為100%,委員的滿意率為98%。此外,《德欽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已出版發行,《德欽縣政協志》和《政協德欽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優秀提案匯編》初稿已編輯完成。 德欽縣十一屆政協委員會深入開展下基層“掛包幫”“轉走訪”活動,通過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的形式,協助霞若鄉協調州財政局每年安排至少10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向昆明滇池度假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爭取拖頂村白蕓豆種植項目資金累計460萬元等,并以召開農村教育會議等形式,先后在拖頂村及施壩村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激勵廣大農民群眾送子女完成全日制大學教育,并發放教育補助金10余萬元;同時,協調省內外政協組織和友好單位,解決三小電教設備110臺及衛生系統救護車兩輛,努力推動實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凝心聚力當好“言官” 注重善謀發展良策,在建設藏區強縣中再創新佳績。記者在政協德欽縣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獲悉,在下一步工作中,該縣新一屆政協將在圍繞“建設六個德欽,構建六個家園”總體目標和“扮靚德欽”五年行動計劃中建言獻策,在切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上協商議政,以履職為民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提升參政議政水平,完善全委會整體協商、常委會專題協商、主席會重點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等方式,深入搞好調研視察,切實加大民主監督力度,把調研視察的重點放在縣委、縣政府部署的民生重點項目和出臺的重要決策部署上,把民主監督的重點放在各級各部門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共同推動政協各項工作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步推進、與時俱進。 突出把握兩大主題,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再做新貢獻。該縣新一屆政協將突出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加強團結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把發揚民主作為工作的著力點,把具有不同思想觀念、不同宗教信仰的各民族、各界人士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共同致力于建設藏區強縣。加強與各級各部門的合作共事,營造更加和諧的政協氛圍;鼓勵和支持宗教界委員利用獨特優勢,協助縣委、縣政府做好宗教工作,妥善處理好宗教事務,保持宗教和睦;充分發揮各界別委員的積極作用,引導全縣各族群眾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奉獻的價值取向,幫助人民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促進民族團結,努力維護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王靖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