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舊貌換新顏 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寶山村14個村民小組,分布在國道214線兩旁的大山深溝里,這里世代居住著彝族和傈僳族等少數民族,過去,經濟發展落后、矛盾糾紛突出,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問題村。 在精準扶貧工作推動下,該村致力于改變這一現狀,讓群眾生產生活發生了較大改變。近日,記者走進寶山村,發現村民的房屋整潔有序,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富民增收產業開始興起,一切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 居住條件大為改善 走進寶山村的每一個村民小組,最明顯的是群眾的房屋有了很大的變化,放眼望去,昔日里破舊房屋早被青瓦白墻所取代,條件稍好的群眾還蓋起了小洋樓和平頂房。 “我家原先住在一所木楞房里,四面通風,完全不能阻風擋雨,生活起居很不方便,建一所新房是我們一家人多年的心愿,如今,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下,我家新蓋了3間平房,居住條件大為改善?!睂毶酱逯И毚迕裥〗M現年50歲的村民沙得華一臉幸福。 在寶山村關防村民小組,記者見到村里沒有一所籬笆房和木楞房,村民羅補哈說:“前幾年,一到下雨天往往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現在,我家終于住上了舒適寬敞的房屋,還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啊。” 據村干部丁麗華介紹,寶山村由于交通和自然環境限制,全村40%群眾存在住房難問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房屋居住條件,掛鉤單位州司法局、香格里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鎮包村干部多次深入到各個村民小組,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把解決住房難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第一任務,狠抓落實,深入推進。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寶山村24戶貧困群眾每戶得到5萬元資金扶持,享受了房屋重建項目;33戶群眾得到每戶3萬元資金扶持,享受了房屋加固修復項目。目前,全村享受了好政策的群眾,都已搬進了新家。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寶山村大多數村民小組分布在半山腰,山大溝深,群眾居住分散,落后的基礎設施嚴重影響著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精準扶貧工作隊凝心聚力、不斷創新工作思維,狠抓工作落實,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根本途徑不斷夯實。 “以前,到村公所辦事或買東西,要走很長時間的山路,現在國家為我們修了3.7公里的水泥路,只要30分鐘左右就到村委會了,出行太方面了?!敝И毚迕裥〗M一位姓羅的老人高興地說。 據介紹,目前,除兩個村民小組外,全村12個村民小組已修筑了水泥硬化路。 飲水難是困繞寶山村部分村民小組的難題之一,為徹底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精準扶貧工作隊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先后為人畜飲水比較困難的俄迪村民小組搭建了5公里長的水管,修建了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徹底解決了該村民小組人畜飲水難問題;在余思各村民小組搭建了5公里長的水管,修建了5個20立方米的蓄水池;支獨村民小組搭建了3.7公里長的水管,修建了一座50立方米的蓄水池,有效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另外,工作隊還在寶山村新建設了7個黨員活動室和7塊籃球場,同時,在全村架設了太陽能路燈200盞,為黨員和群眾業開展活動提供保障。 特色產業加速群眾脫貧步伐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關鍵所在,沒有產業支撐 ,群眾不能真正脫貧,甚至會出現返貧現象?!眮碜韵愀窭锢芯C合行政執法局寶山村工作隊隊長江永林深有體會地說。 寶山村精準扶貧戶結合該村地形、氣候的特殊性,著重從種植附子、重樓等中藥材,養殖牛、羊、豬等牲畜,對精準識別貧困戶進行特色產業發展扶持。根據種養殖計劃及挨家詢問是否更換種養殖品種的基礎上,與83戶貧困戶簽訂了《精準扶貧特色產業扶持項目種養殖協議書》,與更換種植養殖品種的18戶貧困戶簽訂《精準扶貧特色產業種養殖項目農戶更換種養殖品種說明》,通過資金扶持,貧困戶共種植附子500畝、重樓畝81畝;養殖羊220只、牛58頭、豬30頭。 另外,該村充分發揮黨支部及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用,依托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大力培育附子、重樓等中藥材種植產業以及牦牛、虹鱒魚、山羊等特色養殖產業,帶動全村增收。 據介紹,為把寶山村牦牛養殖推向產業化、專業化發展方向,村民丁麗華成立“森源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發展養殖牦牛250頭,綿羊130只,帶動農戶5戶。彝族青年毛瑞生成立了“香格里拉市雪域三文魚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發展養殖虹鱒魚,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帶動就業,同時發展社員帶動群眾一同增收。 目前,全村共有中藥材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合作社10多家,有力帶動和加速了寶山村群眾脫貧致富步伐。(陳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