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領綠色產業 致力扶貧攻堅
?日前,維西縣永春鄉組織部分雪桃種植戶到保和鎮蘭永村花樂壩村民小組雪桃基地參觀學習,現場聽取雪桃種植大戶介紹種植經驗。 “三月桃花迎君開,十月雪桃任君采”。維西有一個地方叫花落壩,因為吳仲三的到來,這個地方變成了真正的“花落壩”。因為吳仲三的到來,“花落壩”樂了,農民富了、笑了! 人們都說“吳仲三是一個自討苦吃的人。”不錯,他就是一個選擇自己吃苦給別人帶來甜蜜的人。吳仲三生在維西、長在維西、愛在維西。2009年10月,在外工作20多年的吳仲三,帶著一個甜蜜的夢想,辭去待遇豐厚的工作、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告別情深意切的同事和朋友回到家鄉維西。從事金融工作和民航服務經營管理工作多年的他,在不惑之年給自己的人生軌跡規劃了一個180度的彎道——把人生軌跡定格在發展農業產業的路上。 不畏艱辛 敢闖新路 “思變進取、勤奮務實、說干就干、干就干好”是吳仲三長期以來練就的工作作風,短短3個月時間,他就組織完成公司經營場所選址、經營管理團隊組建、水果種植基地和養殖基地建設用地流轉、種養殖技術人員招聘等前期籌備工作,于2010年1月6日順利完成維西嘉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登記。 公司成立后,吳仲三帶領自己的團隊,披星戴月、頂風冒雨、全力以赴投入到公司建設管理中。在人手不足、資金有限、技術力量薄弱的情況下,他不分白天黑夜的學習專業知識,把晚上學到的知識經過分析整理后,白天就付諸行動,帶領員工完成每個生產細節。2010年3月21日,公司建成雪桃種植示范基地276畝,5月17日建成生豬養殖場,6月13日建成土雞育種場,順利完成公司開局目標任務。 吳仲三不僅是一個能說能干的人,同時他還是一個善于學習、善于研究、善于實踐的人。7年來,他專心學習了大量種養殖專業知識,收集整理了大量相關技術資料,記錄了花落壩3年的天氣情況,調查整理了維西果蔬種植農業資源,收集篩選了當地優質傳統種植水果品種6個,砧木品種10個,改良水果品種2個。通過引進栽培試驗,篩選了適宜當地栽培和高端水果品種13個,蔬菜品種7個。結合實踐取得的成果,編寫了《嘉祥生態農業優質水果栽培管理技術》《嘉祥生態農業綠色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嘉祥生態農業生態豬養殖方案》《嘉祥生態農業種養殖產業發展規劃》,為公司發展高端果蔬產業提供科學依據。 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吳仲三帶領團隊長期致力于綠色果蔬系統、果禽系統、藕魚系統、果藥系統循環產業模式探尋,確立了以高端果蔬立體種植為主線,配套養殖、加工、種養殖技術培訓、農業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方向。 從2014年起,公司結合維西優勢資源條件及多年實踐設取得的經驗,按“公司+基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加快了種養殖基地建設。截至2017年3月30日,已建成果蔬種植基地4855畝,其中,桃種植示范基地876畝,蘋果種植基地2750畝、梨種植基地486畝、車厘子213畝、果園間種蔬菜基地530畝,種植水果品種19個。建成種苗苗圃26畝,年生產各種水果種苗125000多株,年基地建設能力達到1500畝。同時,結合維西生豬養殖狀況,制定了專業育種、集中育仔、分散育肥的生豬養殖模式,建成生豬育種場1個、仔豬集中繁育戶6戶。公司與保和鎮、葉枝鎮、中路鄉、白濟汛鄉、攀天閣鄉建立了種養殖基地建設合作。 目前,公司已形成果蔬類、畜禽類、服務類3大系列產品,產品生產全部實行溯源管理,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產品達到9個。公司種植的雪桃于2015年4月8日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成為迪慶高原第一個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的高端水果。同時,被迪慶州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等6個單位聯合授予首屆“迪慶十大特色農畜產品”榮譽稱號,被云南省農業廳認定為“云南著名農產品”, 種植基地被中國蜜蜂學會授予“蜜蜂授粉基地”。產品銷售到國內60多個大中城市,供不應求。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廳認定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被州政府認定為“迪慶州農業產業化經營州級重點龍頭企業”。 勇于擔當 回報社會 “擔當社會責任,在回報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吳仲三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誠如斯言,吳仲三在摘掉貧困帽子的農民綻放出的笑顏里找到了生命的價值,擁有了活著的尊嚴。 吳仲三創辦的維西嘉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斷完善自身建設的同時,始終堅信只有依靠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廣大農民朋友的支持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優化的法則,始終把“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作為公司發展產業的唯一路徑,認真探尋符合資源實際的產業發展方向,著力打造產業融合平臺,構建以公司為龍頭、合作社為紐帶、農戶為主體的產業發展之路。 公司成立之初,各項目工作千頭萬緒,但吳仲三卻把帶動農戶的工作等同公司工作,白天抓公司基地建設,晚上走村串戶,說服動員基地周邊農戶參與生豬養殖和雪桃種植。7年來,公司采取集中培訓與分別指導相結合、現場演示與演練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種養殖農民5763人次;無償發放給農戶種豬473頭、發放果樹苗132370株、圍欄36463米、帶動種養殖農戶1743戶,投入農戶帶動資金476.33萬元,聘用固定農民工12人,年均雇用臨時農民工2731人次、支付農戶土地流轉費及農民工工資67.75萬元。公司2017年帶動種植雪桃的農戶達到214戶,部分農戶的雪桃銷售收入已達到6萬多元。 吳仲三積極參與光彩事業活動,致力脫貧攻堅,幫助貧困大學生5人,捐贈中小學生書籍180冊,投入資金3.6萬元。吳仲三創建的公司除產業覆蓋帶動的精準貧困戶外,直接掛鉤幫扶精準貧困戶4戶,每戶扶持價值6000元的能繁種母豬一頭。安置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屬就業7人,扶持29戶殘疾人家庭種植雪桃和養殖生豬,累計投入殘疾人幫扶資金和物資27.32萬元,2013年,公司種養殖基地被州殘聯確定為迪慶州殘疾人幫扶示范基地。 目前,吳仲三正帶著他的團隊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將“藍圖”變為現實的步伐,以保和鎮為中心,兩河一江(永春河、臘普河、瀾滄江)流域為主線,規劃布局種養殖基地建設。屆時,一個中心基地、三個流域產業帶將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即:保和鎮中心基地、永春鄉至白濟汛永春河流域產業帶、保和鎮至塔城鎮臘普河流域產業帶、巴迪鄉至維登鄉瀾滄江流域產業帶。到2020年建成綠色(有機)水果種植基地2萬畝、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1.6萬畝、生豬生態育肥農戶300戶,形成以企業為龍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紐帶、家庭農場為主體的云南維西高原優勢特色種養殖循環產業體系。(楊洪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