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攀天閣鄉是普米族聚居地,是世界罕見的高海拔產稻區,所產特種稻谷“老黑谷”,被評為云南十大名米之一。 普米村寨安放在攀天閣的山間。夏季,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下,群山環抱的大片綠色稻田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 2017年,攀天閣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將山寨的老房子翻修,打造富有普米族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 攀天閣鄉政府負責人周興說:“近年來,我鄉通過政府投入一部分、讓老百姓自己籌資自建一部分的方式,來提升普米族民居環境。今年,計劃在皆菊村迪姑組改造26戶民房,要求保留和升級改造木楞房,以發展農家樂、民俗接待、銷售當地農特產品等方式,把迪姑組打造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環境美麗整潔的新農村,通過走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子,讓老百姓增收致富。” 目前,皆菊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改造后的老房子不僅保持了原有的普米族特色文化,而且房屋外墻都刷上了統一的顏色、繪制了具有普米族文化元素的圖案。 迪姑組村民王文萍說:“政府統一規劃改造房子,各家各戶都大力支持,因為房屋改造后,加大了窗戶,采光好了,住起來也舒服,旅游的人來了,我們可以接待,增加一些收入。” 近年來,攀天閣鄉黨委政府以抓好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著力挖掘普米族文化,利用當地出產的高海拔黑谷等優勢資源,著力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旅游穩步發展。在迪姑組,我們看到普米族民族文化廣場正在加快建設中。 去年10月15日至17日,攀天閣鄉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迪慶·維西攀天閣鄉黑谷文化旅游節,期間,舉辦了民俗表演、攝影展、徒步穿越挑戰賽、山地自行車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即將成熟的稻田壩子中間舉辦了長街宴,吸引了許多游客,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讓更多人知道了黑谷、了解普米族文化。 當地村民還嘗試了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種植生態黑谷,使每畝黑谷產值達4000元以上,養殖業也帶來每畝1300元左右的收入,極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積極性。 村民熊汝明說:“我家老宅子里有一顆古柏樹,現在為了開發旅游,老宅子將在政府支持下進行改造,專門用于民俗接待。” 目前,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村民正努力把皆菊村建設成“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宜居、宜游的普米族特色村寨。(施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