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中共迪慶州委書記江巴吉才專訪 ● 普自林 石顯堯 張錦明
原州委書記江巴吉才。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來臨之際,作為曾經擔任迪慶州主要領導之一,我感到非常高興、非常激動,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歷屆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真抓實干,迪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一直保持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回顧我擔任州委書記的7年時間,有許多感悟和難忘的事件,我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思考總結,分享給大家。”5月11日,本報記者在省城昆明采訪州委原書記江巴吉才,聆聽和了解了一代人曾經擔負、履行的使命和責任。 擔任迪慶州委書記時遇到的重大事件 1986 年11月到1993 年12月,江巴吉才任州委書記期間,正是我國擺脫文化大革命影響、走向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期,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期間發生的一些國內外重大事件對迪慶有深刻影響。 一是上世紀80年代后期西藏三次大騷亂。達賴公然宣稱、動員并策劃“藏獨”,“藏青會”不斷派人潛入西藏拉薩等地,密謀策劃,企圖里應外合制造動亂。其中,1987至1989年,西藏連續三年發生大規模騷亂。作為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之一,當時,迪慶和全國各地一樣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前途一片光明,但出現了少數僧人非法請愿、散發傳單等情況,嚴重影響藏區和諧穩定。 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搞好民族團結,認真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統戰政策,有力有節地開展反分裂活動,主動消除不良影響,大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影響藏區長治久安問題。確保了迪慶沒有發生大的騷亂,維護了各民族的團結,維護了社會政治穩定。 二是1989年政治風波。上世紀80年代末,社會上掀起一股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學生針對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少數分子以悼念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借口,進行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活動,學潮迅速發展成為動亂。5月,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采取果斷措施,平息了政治風波,鞏固了我國社會主義陣地和10年改革開放成果。迪慶及時開展教育、疏導、引導,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消除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不良影響,維護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三是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力爭國民經濟更好地上一個新臺階”,“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些論斷,為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迪慶結合州情,大力宣傳貫徹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精神,推進迪慶改革開放進入“快車道”。此前,迪慶金沙江畔繼紅橋邊還立著“禁止外國人入境”的牌子,1992年12月,公安部批準中甸對外國人開放,這塊牌子才摘下來,正式標志著迪慶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迪慶州委、州政府領導班子正確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清醒地認識到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我們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發展是硬道理,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穩定是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沒有穩定什么事情也辦不成,三者缺一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