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德欽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經受住“8·28”“8·31”地震災害的嚴峻考驗,持續鞏固了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順利完成了十八大以來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六個德欽”“六個家園”建設取得新成效,“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活動在全縣全面開展,為德欽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為全縣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2016年,德欽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 27.63億元,是2012年的1.68倍,年均增長13.9%;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億元,是2012年的1.32倍,年均增長7.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89億元,是2012年的2.01倍,年均增長19.1%;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9億元,是2012年的1.66倍,年均增長13.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0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長9.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5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8.5%。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翻番目標,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大幅改善 德欽縣始終堅持投資拉動、項目帶動,深度融入省、州“五網”建設大會戰。十八大以來,全縣累計實施重點項目721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白馬雪山隧道、茨中隧道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香德、德維兩條二級公路真正嵌入德欽交通版圖,告別了“大雪封山、雪阻路斷”的歷史;加快推進德巴、德貢公路建設,全域通邊路網體系正在形成;溜索改橋項目全面覆蓋,“溜索飛渡”徹底結束;德欽民用運輸機場、香邦鐵路(德欽段)、德鹽二級公路、奔拖公路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順利展開;首次推行“EPC”模式,谷久濃小(一)型水庫全面啟動,羊拉扎貢、那木貢等一批小(二)型水庫建成使用;實施“水利重點縣”“五小水利”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48件,興水治水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全面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從“用上電”轉向“用好電”;郵政、通訊、網絡事業健康發展,寬帶網絡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2016年,德欽縣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5億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長13.8%。持續鞏固提升高原特色農業,實現規范種植葡萄1.38萬畝,累計推廣青稞6.2萬畝、核桃4萬畝、中藥材5.6萬畝、油橄欖0.86萬畝。法國酩悅軒尼詩阿東合資酒莊推出首款高端中國產葡萄酒“敖云”系列,雪域農場生化有限公司油橄欖生產線投入運行。德欽與云南白藥集團簽訂中藥材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與香格里拉酒業、梅里酒業的“地企合作”取得多贏成效。2016年,全縣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56億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8%。堅持發展綠色水電,烏弄龍電站庫區移民取得實質性進展,古水、旭龍電站進場公路建成使用,奔子欄電站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茨中河、三岔河等5座中小水電站投入運行,升平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使用。全力支持羊拉礦山提質改造。依法整頓全縣資源型開發市場,“圈占資源、倒賣資源”得到有效遏制。2016年,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42億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20.1%。梅里雪山景區提升為國家4A級景區,梅里雪山國家公園、滇藏生態文化走廊、阿墩子古城等重點景區硬件建設穩步推進,奔子欄玉龍精品酒店、松贊茨中酒店等投入運營。扎實開展“扮靚德欽”五年行動計劃和梅里雪山羊年轉山管控服務,旅游環境明顯改善。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552.85萬人次,旅游社會總收入由2012年的4.9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8.08億元,年均增長54.7%。 城鄉發展更趨協調 十八大以來,德欽縣市政建設完成投資2.5億元,城鎮化率比2012年提高3.7個百分點。城鄉規劃體系不斷健全,編制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8個鄉鎮集鎮規劃和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8個省級示范村總體規劃。縣城拓展治理搬遷綜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分期實施方案》已報請省級批復。啟動實施市政道路、管網入地、立面包裝、綠化亮化、環境衛生等市政完善工程,宜居水平正在細節中提升。持續推進集鎮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鄉鎮集鎮輻射功能不斷增強。穩步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打造了居加、哈措、日尼貢卡等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移民新村。積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先后實施4個整鄉推進和21個整村推進項目,完成省級重點村建設23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9個,新(改)建農村公路1200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200畝,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3.9萬畝。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09件,解決5.2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生態建設深入推進 面對保護綠水青山的重大責任,德欽縣始終堅持永續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德欽建成“三江并流”地區生態文明排頭兵。2016年,全縣生態公益林總面積達854.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8%,比2012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全面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獎補等政策,十八大后,累計兌現生態補償資金2.43億元。認真實施“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和“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4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1.5萬畝、石漠化治理12萬畝,推廣節柴灶920口、太陽能7194套、沼氣池1296口。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控新增污染源,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2015年成功舉辦了梅里雪山生態文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高端論壇。 改革開放步伐堅實 十八大以來,德欽縣積極探索建立政策融資平臺,相繼成立德欽縣扶貧開發公司、融資擔保投資公司、交投公司、水投公司、城投公司。穩步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清理行政審批等權力事項5733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8項。全面推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教育綜合改革。穩步開展金融保險改革,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年均分別增長25.5%和20.7%。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雙向開放策略,嘉定對口幫扶升格為對口支援,并建立“鎮鎮”對接機制,新增南翔鎮對口支援升平鎮。迪昆合作、玉溪幫扶進一步深化。高度重視區域聯動發展,與周邊藏區建立互利互惠聯動機制。加大優勢項目推介和招商引資力度,累計引進縣外資金26.3億元,年均增長10.8%。 群眾生活更加殷實 面對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德欽縣始終堅持民生第一導向不動搖,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全縣人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十八大以后全縣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計達到64.3億元,年度支出比重均保持在78.5%以上。全面落實14年免費教育,進一步鞏固集中辦學成果,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完成國家驗收。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一鄉一園”全面覆蓋,村級學前教育逐步鋪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重點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認真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累計新增就業478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1000人次。探索市區建立縣外勞務輸出服務機構,在香格里拉市區正式設立德欽縣勞務輸出服務中心。積極踐行文化自信,用心講好梅里雪山故事,積極傳遞德欽聲音,大力弘揚德欽競技精神,文化體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覆蓋,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房620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739萬元。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統計、史志、人防等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十八大以來,德欽縣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如今,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德欽人民笑逐顏開迎接著更加輝煌的明天。(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