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康普鄉土地整治項目見聞 ? 楊洪程 太陽掛在西山頭,余輝灑滿綠油油的油菜、綠化樹和木香基地。披著晚霞,人們忙著在油菜基地、中藥材基地和綠化樹育苗基地勞動,廣袤的田野里不時傳來歡樂的歌聲。 這是一片剛完成土地整治項目的土地,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今年年初,維西縣國土資源局在康普鄉康普上村組實施規模為1500畝的土地整治項目,小田改成大田,配套建設機耕道路和水利設施。到12月11日,工程接近尾聲,田野里傳來歡笑聲。
社員在綠化樹基地里勞動。 小田改大田,農民心里甜。今年5月,和正華家的3.8畝耕地剛完成小田改大田任務就被云南香格里拉維西山珍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租用了。和正華家的土地實現了增值,獲得三份收益:一份是土地經營權轉讓收益,每年每畝1000元;一份是向公司出售有機肥收益,到目前收入920元;一份是在公司中藥材基地務工收益,到目前收入達1290元。 “我租用了67畝土地,用于發展中藥材種植業。”云南香格里拉維西山珍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衛紅說,“過去,我們不愿意租用,原因是這里的農田是‘鐮刀田’,一兩分地就是一丘,無法進行機械化作業,沒有機耕道路,沒有配套的水利設施。” 到目前,山珍公司已支付給農戶土地經營權轉讓費6.7萬元;農民工工資28萬元;有機肥收購款3萬元。 這幾天,常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帶著10多名社員忙著為綠化樹和花卉修枝整形。土地整治項目方便了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合作社租用了農戶62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綠化樹苗和花卉。到目前,合作社支付土地經營權轉讓費6.2萬元;收購松毛費用2萬元;農民工工資8萬元。 “小田改大田后,牛耕變成機耕,澆灌也方便了,節省了不少勞動力。”正在田間勞動的康普村農民和玉春高興地說,“政府出錢改造我們的耕地,不需要我們出一分錢,太感謝政府了。”
小田改大田后,勞動成本下降了,生產效益提高了。圖為中藥材基地木香長勢良好。 和玉春的話道出了康普上村組農民的心里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