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明確規定環境保護稅自2018年1月1日起開征,之后不再征收排污費。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 開征環保稅的意義 稅收是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經濟手段。“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一項基本要求,我國現行稅收政策在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不能滿足我國加大環保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開征環境保護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有利于解決排污收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二是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污減排責任。三是有利于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強化稅收調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四是通過“清稅立稅”,有利于規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強化預算約束。 環境保護費改稅總體思路 將現行排污費征收制度改為稅收征管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策內容、征管機制、管理權限的轉換。 一是按照“稅負平移”原則進行環境保護費改稅,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境保護稅制度平穩順利轉換。二是建立環境保護稅制度,構建我國綠色稅制體系。三是在稅政統一基礎上,適當下放稅政管理權。在規定幅度內,授權各省自行確定環境保護稅具體適用稅額。四是建立環境保護稅征管協作機制。 納稅主體 為保證環境保護“費改稅”工作平穩過渡,此次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的確定與環境保護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的規定進行了有效銜接。稅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上述規定,在納稅義務上對兩種情況做了排除:一是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繳納環境保護稅。二是居民個人不屬于納稅人,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 征收對象 大氣、水、固體、噪聲是影響環境的最主要污染物。我國現行排污費的征收對象也是這四類污染物。與我國現行排污費制度相銜接,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確定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大氣污染物是指向大氣排放,導致大氣污染的物質,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水污染物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的,能導致水體污染的物質,包括重金屬、懸浮物、動植物油等;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包括煤矸石、尾礦等;噪聲是指工業噪聲,即在工業生產活動中使用固定的設備時產生的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計稅依據 環境保護稅主要按照污染物排放量計征,但污染物排放量的計量較為復雜,大氣、水、固體廢物、噪聲等計量標準不盡相同。為此,稅法對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分別作了規定:(1)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2)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3)應稅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確定;(4)應稅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稅額標準 2017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云南省的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牧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為: 2018年1至12月,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4元。 2019年1月起,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2.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3.5元。 注:固體廢物和噪聲的具體稅額標準,請參見《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 污染當量、污染當量值 污染當量是指根據各種污染物或污染排放活動對環境的有害程度以及處理的技術經濟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對環境污染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或計量單位。相同污染當量的不同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基本相當。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數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 污染當量值是相當于一污染當量的污染物排放數量,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不繳納環境保護稅的兩種情形 為了減少污染物直接向環境排放,鼓勵企業和單位將污水和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理,稅法規定兩種情形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一是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污染物的,不繳納環境保護稅。二是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繳納環境保護稅。除上述兩種情況外,其他排放污染物的情況一律納入征稅范圍,照章征稅。 同時,稅法規定“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也就是說,雖然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污水、生活垃圾等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污染物不征稅,但對經集中處理后向環境不達標排放的污染物仍要征稅。其政策目的就是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的免稅情形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5項暫予免稅的情形:一是為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予免稅。但鑒于規模化養殖對農村環境影響較大,需要區別不同情況予以征免稅,所以未將其列入免稅范圍。二是考慮到現行稅制中已有車船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對機動車的生產和使用進行調節,對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對機動車、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免征稅。三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免繳排污費,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對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向環境達標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予免稅。四是為鼓勵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對納稅人符合標準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暫免征稅。五是國務院批準暫免征稅的其他情形。 申報納稅 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按季申報繳納: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按次申報繳納: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征收機關環境保護稅的征收機關:各縣(市、區)地方稅務機關 迪慶州地方稅務局 迪慶州環境保護局 ?????????????????????????????????????????????????????????????????????????????????????????????????????????????? 宣 香格里拉市地方稅務局 香格里拉市環境保護局 2017年12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