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農家樂每年凈掙8萬元左右,我們兩口子不用出去打工,日子越來越有奔頭!”2017年12月23日至25日,記者隨迪慶州委宣傳部干部職工,深入香格里拉市上江鄉士旺村多個村民小組開展脫貧攻堅調研。在“清水河畔”農家樂,老板和福云樂呵呵地談起干旅游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新的一年,我要豐富農家樂的活動內容,吸引更多游客。”他憧憬道。 站在依山傍水的士旺村眺望,美麗的金沙江環繞著翠綠的山巒,肥沃的梯田沿江鋪開,田園風光映襯著藍天白云,美如畫卷。冬季的鄉村依然生機勃勃,孕育著無限希望。 近年來,通過一系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的實施,士旺村的貧困人口從2015年9月的91戶403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0戶36人。與此同時,大家對改變經濟結構單一、拓寬收入渠道和持續增收的愿望愈發強烈。 “發展鄉村旅游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必須抓住機遇行動起來。”2017年12月24日,一場如火如荼的討論在士旺村村委會展開。迪慶州委宣傳部、香格里拉市政府辦公室等掛包部門的扶貧工作隊員向村民們解讀脫貧攻堅、“三農”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并一起分析、商量新年新舉措。交流中,大家普遍認為,在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迪慶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市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錄等背景下,培育旅游業是士旺村從脫貧到致富的重要途徑。 迪慶州委宣傳部駐士旺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李雪葵談到,上江鄉位于香格里拉市西環線旅游帶內,依托低海拔河谷氣候以及特色鄉村、休閑農業、民族文化、紅色歷史等自然人文資源,具有打造為香格里拉冬季旅游補充地和鄉村精品旅游線路的潛力。他說:“士旺村的旅游發展已被列入《香格里拉市上江鄉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7-2030)》,將建設田園綜合體、養生養老特色旅游村等全域旅游重點項目和支撐項目,開發農家樂體驗、鄉村休閑、養生養老、戶外露營、婚紗攝影等功能。同時,依托金江線、士旺濱江大道等道路,打造服務型旅游村。” “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幫助,現在士旺村各方面的條件大為改觀,發展旅游具備一定的條件。”村委會主任李正興高興地介紹,2016年9月,掛包部門與士旺村籌措了600多萬元資金,開工建設村級“四位一體”試點項目(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集體經濟附屬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支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其中,“七化”工程(美化、亮化、硬化、優化、園林化、生態化、安全化)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了環境,為當地接待游客奠定了良好基礎。 發展鄉村旅游的方向已經確定。大家通過熱議達成共識:從結合當地重點發展的智慧農業入手,開展農業觀光、體驗旅游項目。 調研期間,記者在士旺村火山組、拉木古組、馬廠二組看到,冬日的早晨寒意正濃,但綿延不絕的梯田上卻熱火朝天,村民們正忙著打理剛種下幾周的松花菜。村子整合了數百畝土地,加強生產設施投入,引入資金、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智慧農業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場面十分壯觀,村民們干活勁頭十足。 在距離松花菜地約3公里的示范基地,智慧農業已經有了收獲。第一批紅薯被陸續挖出,不一會兒就裝滿了好幾籮筐。“畝產達到3~4噸,而且味道不錯。”香格里拉市芳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繼海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介紹,他們與村子成立的酥圃灣農業綜合服務部合作,利用政府建設的溫室大棚、改良的土壤等,在項目點種植了150余畝黃瓜、大蔥、青花菜、包包菜、辣椒、白花菜等各種無公害時鮮蔬菜。“目前收成不錯,已投到昆明和長三角地區的市場進行銷售,在試運營階段就產生了60萬元的經濟效益。”余繼海表示,待條件成熟,基地完全可以引入旅游業,組織蔬菜種植和采摘體驗,開展鄉村研學旅游,還能借此擴大蔬菜品牌的知名度。 “‘鄉村旅游+智慧農業’的發展模式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讓我們看到了奔小康的美好前景。”正在指導村民灌溉的火山組黨支部書記和衛明信心滿滿地說,他們要按照計劃立即著手,把鄉村旅游發展起來,探索出一條適合士旺村發展的新路子。(云南日報記者 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