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共享教育公平

——改革開放四十年迪慶教育事業發展紀實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永基卓瑪 朱潔 發布時間:2018-09-05 09:15:48

◆永基卓瑪 朱潔

1940年出生于德欽縣羊拉鄉的藏族老人巴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小時候沒上過一天學。巴桑的孩子吹批成績優秀,多次榮獲“三好學生”的稱號,但因為家庭貧窮,讀到小學就輟學了。即便當時羊拉鄉茂頂小學的老師們愿意集體來供吹批完成學業,最終,吹批還是沒能繼續上學。

巴桑和吹批兩代人的遺憾,在巴桑老人的孫女考取中央民族大學哲學系時彌補上了。

一家三代人迥然不同的命運,是改革開放40年來迪慶教育發展變化的真實縮影。

從沒錢上學到享受“三包”

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敲鼓。

巴桑老人說,在孫女去北京讀大學之前,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享受著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以前,自己怎么也想不到現在孩子讀書會這樣幸福,學費不用交,還可以拿補助,學校的吃住條件比家里還好。

多年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從2006年開始實施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農村及城鎮低保家庭小學生補助1600元/生/年,中學生補助1700元/生/年,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每生每年可享受1500元國家助學金,就讀涉農專業的學生還免除學費。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州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原有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礎上,將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擴大到學前兩年。補助標準為學前兩年1500元/生/年;1至6年級2700元/生/年;7至9年級2900元/生/年;高中3000元/生/年;中專2900元/生/年;大專2900元/生/年。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州農村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還可以享受免費營養午餐?!皟擅庖谎a”、集中辦學等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讓藏區農牧民切實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

數據顯示,2017年,迪慶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政策惠及學生47800人,投入資金12589.85萬元;農村中小學學生(含中專學生)平安保險補助44451人,投入資金111.28萬元;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惠及學生41108人,投入資金460.56萬元;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補助40917人,投入資金3572.68萬元。

信息化教育覆蓋全鄉

學生們在寬敞的操場上做操。

在迪慶,特別是在鄉鎮,學校通常是當地最好的建筑之一。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迪慶現代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完備的民族教育體系。在德欽縣第二小學的多媒體教室里,24臺嶄新的電腦、24套先進的可接收遠程教育的語音設備,讓這里的孩子們通過遠程教育設備,共享現代教育發展成果。

受基礎薄弱、投入不足、師資力量不夠等因素影響,迪慶的基礎教育長期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解放前,全州學齡兒童入學率僅為19%,文盲率高達97.3%,每萬人中只有2.7人識字。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州上下掀起了辦學高潮,基本形成了“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教以育人為責”的育人環境。1980年,黨中央、國務院下發 《關于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做到 “一無兩有”,即: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課桌凳。此后幾年,州、縣有關部門按照 “國家補助一點、群眾負擔一點、學校勤工儉學解決一點”的辦法, 集中財力人力排除中小學危房?!笆濉逼陂g,迪慶積極向中央、省爭取資金,并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共籌集到教育基本建設投資資金28.61億元,完成學校建設項目投資26.75億元。截至2017年,迪慶各級各類學校校舍建筑面積達1220339.39平方米,小學生均擁有校舍面積16.79平方米,中學生均擁有校舍面積26.39平方米。

過去的40年是迪慶教育迎來投入最多、政策優惠最大、辦學條件改善最明顯的時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教學、生活、活動和衛生設施配套齊全、辦學條件基本達標的寄宿制學校,教育信息化覆蓋了邊遠民族地區鄉村,優質教育資源初步實現共建共享。

記者在州藏文中學看到,圖文信息樓、綜合教學樓、體育館、學生宿舍整齊排列在寬敞明亮的校園,學生在安裝著暖氣設備的教室里認真學習。

讓孩子共享教育公平

2017年秋季,我州唯一一所面向全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全日制免費學?!蠎c州特殊教育學校面向全州招生辦學,可滿足視障、聽障、智障等適齡兒童的入學需求。目前,該校共有學生51人,其中,在校學生22人、送教上門學生29人。學校將加強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隨班就讀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的建設,并建立完善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和醫教結合的支持保障體系,保證更多適齡殘疾兒童有學上、上好學。

在實現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大專(州內學校及符合條件的學生)的農村及城市低保學生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全覆蓋的同時,迪慶還不斷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健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機制,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同時,各學校還高標準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推進音體美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進一步健全音體美功能室,按要求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營造“安居樂教”的氛圍

學生們跳起歡樂的鍋莊。

按照“優化教師隊伍,充實后勤隊伍,培訓富余人員”的要求,我州不斷調整教師隊伍結構,均衡配置城鄉學校人力資源。從2010年起,州政府設立教育獎勵基金,每年安排100多萬元獎勵基金用于表彰全州“先進學校、杰出校長、優秀教師”;重視教師培訓研修,努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共組織和派出教師2萬多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加強教師周轉房建設,努力營造“安居樂教”的氛圍。目前,全州幼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100%、100%、99.56%、97.51%、91.72%。

如今,全州基礎教育全面發展,中小學軟、硬件條件逐步改善,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高,全州教育事業邁上了更高的臺階。


責任編輯:實習生 師竹云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