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永春經驗”啟示① 本報評論員 近日,維西縣永春鄉創新扶貧思路,將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以黨建引領打贏脫貧攻堅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永春鄉黨建引領扶貧的做法值得借鑒。 思想引領,扶貧扶“志”。永春鄉創辦農民夜校,落實“三級聯建聯創”機制,開展多種宣講活動,將新時代、新理念、新目標帶進貧困地區,激發群眾活力,擁有“我能富”的決心,解決了干部群眾思想問題。周恩來曾說:“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了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泵總€人都需要思想的指引,黨建強化了扶貧扶“志”,猶如啟明的燈塔,照亮扶貧前進的道路。 隊伍引領,扶貧扶“心”。 永春鄉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推行“合作經濟”“股權量化”“土地流轉”等生產方式,將責任主體落實到位,讓黨員干部做好帶頭作用。分析黨員干部特點,精準選任幫扶干部,落實黨員干部和幫扶群眾的聯系,拒絕“表格聯系”,再結合激勵機制,加大幫扶力度,永春鄉真正做到了黨員干部與群眾“同心”“同力”,勁往一處使。 我州在吹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后,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已使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改善、獲得感在不斷提高。但全州各地因地理環境、人文條件不同,使得生活水平的改善力度“各有千秋”,復雜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也是部分地區“貧中貧”的內在原因。面對“貧中貧”地區特點,永春鄉在黨建方面“下重拳”,發揮黨建兩大引領作用,讓脫貧攻堅在“穩中求進”。我們要在扶貧工作中加強黨組織的領導統籌能力,各級黨政機關作為扶貧工作主體,更要把握扶貧工作大局,不斷謀劃扶貧攻堅新路子,取得新成績。 |